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3-1-9/1640380.htm,侵删。
从两弹一星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再到新时代的北斗精神,中国的科学家们总能冲破重重险阻,为后人提供宝贵的财富。
1月8日,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林宝军在202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年论坛的演讲中,谈及北斗研发之路以及科学家创新。他表示,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整体核心指标已经超过GPS。林宝军勉励中国科学家建立自信,不能总觉得自己不可能超越别人。
目前,北斗系统已经成为能与GPS媲美的世界一流的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对产业链的带动有着巨大的价值。根据去年发布的一份《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截至2021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总体产业规模达到约47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
中国北斗已经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各行业各领域,进入交通、能源、农业、通信、气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减灾等重点行业。多家第三方机构预测,按照目前北斗系统的产值增加速度,预计2025年其产业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来自高德地图的数据也显示,截至2022年11月,高德地图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已超过2100亿次,且在定位时北斗的调用率已超越了GPS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
在林宝军看来,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理念创新、观念创新更重要。他打破航天领域“新技术不能超过30%”的传统,敢于使用全新的技术。“从做神舟到做北斗,我的观点一直是,新技术不等于不可靠。我们要采用可靠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技术,加上成熟的工艺和充分的实验,来获得快速的发展。”林宝军在演讲中说道,“现在天上运行结果表明创新没有产生问题,而且解决了由于跟着别人的技术而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瓶颈,技术是学不来,买不来,施舍不来的,只有通过我们的创新来解决。”
相关阅读 >>
苹果为 apple watch ultra 推出 oceanic+ 潜水应用
消息称苹果将于下周发布 ios 16.5 rc 版,支持呼叫 siri 录制屏幕
《我的世界》教育版联合bbc earth推出《冰冻星球》组件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