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披露 碳排放数据


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3-1-12/1640648.htm,侵删。

互联网公司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也在逐步摸索商业化道路。

拥有数亿级用户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如何实现碳中和,并发挥自身力量带动用户减排?

近年来,腾讯、阿里、京东等多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宣布了自身碳中和目标,并纷纷发布ESG报告,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披露。

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相关ESG信息披露包括温室气体披露数据、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碳中和实现路径等。此外,互联网公司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也在逐步摸索商业化道路。

互联网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如何?应该怎样针对自身禀赋推进低碳转型?互联网公司的碳中和商业化路径如何实现?2022年以来,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了京东集团副总裁曾晨,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许浩,专访阿里巴巴集团ESG和双碳总经理、阿里巴巴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委员杨灵叶。

互联网公司披露 碳排放数据

5G、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互联网用户需求正呈几何级爆发之势,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数量随之攀升,相应的用电量也在急剧增加,并将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在发布ESG报告前,多家互联网公司已宣布自身碳中和目标。

腾讯将碳中和目标(覆盖范围1、2和3)确定为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同时,不晚于2030年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

阿里巴巴承诺,做好绿色阿里巴巴(范围1、2):不晚于2030年,阿里巴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做强绿色价值链(范围3):不晚于2030年,阿里巴巴协同上下游价值链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降低50%。

京东提出,到2030年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在2021年的ESG报告中,京东分别从绿色运营、低碳供应链、可持续消费等领域提出了环境保护策略。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相关ESG报告进行梳理发现,2021全年,腾讯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5.111百万公吨二氧化碳,京东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417百万公吨二氧化碳,2022年财年(2021年4月-2022年3月)阿里巴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3.249百万公吨二氧化碳。其中,范围3的温室气体排放在三家公司的排放占比中均为最高。

互联网公司如何实现自身运营的碳中和以及产业链碳中和目标?

许浩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腾讯主要采取三类举措。第一类举措是节能提效,通过楼宇、数据中心的节能,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下来。第二类是用绿电、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火电这种基于温室气体、化石能源的电力。第三类是应对无法避免的碳排放,比如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在其全生命周期中制造芯片或硬盘的过程里,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形成。针对这类碳排,可以通过碳汇抵销的方式,最后实现整体的碳中和。

阿里巴巴2022财年温室气体排放为何高于其他两家互联网公司?对此,碳阻迹创始人兼CEO晏路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在组织边界上,因为阿里包括了全球范围的碳排放,而腾讯是包括内地和香港,京东未说明但大概率是只包括内地,所以范围的不同就决定了排放数据有很大的差别。在规模上,阿里与其他公司相比,在自有数据中心、服务器以及电商交易总额(GMV)等方面存在规模差异,也会影响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同。

至于范围3的排放占比较大,晏路辉认为,阿里新增淘菜菜的仓储物流排放,以及阿里国际站直营物流的排放,这些主要在范围3,所以范围3排放占比较大。此外,租用数据中心的主要排放贡献在范围3,阿里2020年的数据是212.3万吨,2022年又有增长,而腾讯是100万吨左右。

阅读剩余部分

相关阅读 >>

互联网大厂“打工人”:绩效考核倒逼加班,但“反内卷”已经开始

央视网评:从vip到vvvip,互联网平台还有哪些套路?

全国首个超算互联网工程上线 超算产业“多地开花”

“5g+工业互联网”全国建设项目已超3100个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基本建成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2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

互联网快报|一墩难求!预售秒光,33950元的金墩墩已被买走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拟出台 “大型互联网平台”将迎更强监管

工信部:主要互联网企业开屏信息“关不掉”基本解决

中国电信统一dpi设备宽带互联网部分集采:任子行、浩瀚和百卓3家入围

“5g+工业互联网”家电行业全国现场会在青岛举办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互联网》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