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3-1-24/1641506.htm,侵删。
美国《发现》月刊网站1月14日发表题为《人工智能和人脑:它们有多相似?》的文章,作者是埃夫丽・赫特,文章编译如下:
布赖恩・克里斯蒂安在其2020年出版的《校准问题:机器学习与人类价值观》一书的序言中讲述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概念的开端。
人们已经知道神经元会因为一个激活阈值而放电或不放电。克里斯蒂安解释说:“如果对神经元的输入总和超过这个激活阈值,那么神经元就会放电;否则,它就不会放电。”
人工智能是受人脑启发的,但它到底有多像人脑呢?深度学习和人造神经网络方面的先驱约舒亚・本希奥谨慎指出,人工智能是对大脑中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模仿,而不是复制。
蒙特利尔大学的计算机学教授本希奥说:“很多来自大脑的启发用到了现在得到使用的神经网络的设计中,但我们建立的系统在许多方面与大脑有很大不同。”他解释说,首先,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并不使用脉冲,而是使用浮点数。他说:“工程人员不在乎复制大脑中的任何东西。他们只是想做某种能奏效的事情。”
但正如克里斯蒂安所指出的,人工神经网络的运作与生物神经网络十分相似。在认同这些程序并不完全像大脑的同时,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神经科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兰德尔・奥赖利说:“神经网络模型更接近于大脑实际在做的,而不是计算层面的纯粹抽象描述。”
奥赖利说:“这些模型中的单位正在做一些类似于大脑中真正神经元所做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一个类比或比喻。在这个层面上确实存在某种共性。”
相关阅读 >>
瑞丽航空全国客服热线电话2023(实时/更新中)研究数据:苹果 iphone 13 是 2022 年中国最畅销智能手机
《金融时报》爆料:亚马逊和英国情报机构签约,用人工智能帮助开展间谍活动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人工智能》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