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尽头,VR复兴还有多远?


当前第2页 返回上一页

与VR相比,AR的技术成熟度较低,这是AR头显作为C端设备渗透的主要阻碍。AR在面临与VR相同技术难点的同时,还需满足两个特性:一方面,AR形状趋于更轻量和小型化的日常眼镜,对光学模组的厚度和重量要求更高;另一方面,AR要确保虚拟信息与真实图像的精准叠加,对显示屏的成像质量以及模组透光性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众多光学方案中,光波导技术因显示性能优越、不受视场角和体积的平衡限制,成为未来AR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已经有多款搭载光波导的先进AR眼镜落地,例如2021年Rokid、亮风台、小米等推出的8款AR眼镜。一旦光波导技术能够突破瓶颈,达到量产能力,将有望实现快速渗透。

超短焦的光学系统需要搭配高亮度显示屏如Micro OLED/LED,以弥补低光效的特点,进而发挥1+1>2的作用。

显示屏的清晰度和视觉暂留是影响沉浸感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图像的分辨率和像素密度越高,图像越清晰;视觉暂存指标又称“余晖效应”,即在光停止后,视网膜产生的视觉仍保留一段时间的现象,这是用户眩晕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刷新率和降低响应时间能够减少画面重影,提升画面流畅度,避免用户注意力被分散。

目前,Fast LCD和Micro OLED已进入量产阶段,而Micro LED 成为业界期待的下一代显示技术。Micro LED在具备高分辨率、高PPI、高刷新率和高对比度等优点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功耗、色域、响应时间等性能。

当前用于XR的Micro LED制造工艺面临技术瓶颈,尚处于研发阶段,短期难以规模量产。但已有诸多行业巨头纷纷投资或收购该领域初创公司,如苹果 、Meta、谷歌、英特尔等。

如果说光学系统和显示屏是在视觉维度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那么传感交互技术则通过提供多维感官体验,实现更高层级的交互性和更深层次的沉浸感。

每一代计算机终端都有属于自己的交互方式,就像PC上的“鼠标+键盘”、智能手机“触控+语音”的标准输入模式,VR也需要确立成熟的人机交互方式。不同于智能手机的二维屏幕,VR的感知交互能提供听觉、触觉、触觉等多维感官体验,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追踪定位是VR沉浸体验的关键技术,也是最基础的交互技术,目前已成为主流VR头显的标配。

单一的交互方式无法满足深度沉浸的需求,近年推出的主流头显纷纷加入了手势追踪、眼动追踪功能。目前VR主要的手部交互方案是手柄,但现有手柄方案存在动作受限制和额外配件成本问题。此外,手势交互技术无法实现压力、震动、握力等触觉反馈,为弥补这一重大缺陷,厂商进一步优化手柄,或推出触觉手套、肌电手环等VR手部配件方案,例如索尼PS5专用VR手柄搭载自适应扳机,模拟拉弓和射击等的按压张力,并可提供不同纹理触感,模拟环境变化。

触觉手套是目前最能模拟细微触觉的设备之一,但现有手套材料厚重且价格昂贵,如何在保证精准定位和触觉反馈的同时,具备普通手套便携、轻薄、柔软的特性,是触觉手套向消费级场景落地改进的关键。

眼动追踪技术兼具优化视觉效果和提升交互的作用。其主要技术难点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生物学差异非常大,个体和环境差异挑战模型通用性。适用于100%的用户的眼动追踪技术,对中心点渲染的要求极高。此外,眼动追踪需配置额外光源、算法模块和摄像头,这也意味着更高的VR头显成本。

虽然技术突破面临困难,近一年发布的Meta Quest Pro、索尼 PSVR 2以及待出的苹果 MR 一体机均搭载眼动追踪功能,为眼动追踪的消费级落地揭开序幕。

大厂布局延伸产业链,驱动技术迭代

各厂商凭借自身基因,VR布局从优势领域出发逐渐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

现阶段Meta称霸VR整市场,向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和技术模块延伸,对光学、显示、芯片和交互技术全面覆盖,引领设备性能升级以维持领先地位。字节跳动或跟随Meta路线开展布局。

苹果自带硬件基因,在光学、显示屏、芯片和交互技术等核心领域的专利数量普遍高于其他厂商,底层零部件的积累水平远高于其他巨头。一方面VR/AR可复用现有产品的供应链和渠道布局,另一方面,VR/AR产品能够更加顺滑地融入现有的苹果硬件生态中,与其他终端产品协同工作。

以软件服务起家的巨头中,微软和谷歌对硬件有所涉足但目前较为局限;腾讯凭借社交和游戏生态,提供VR内容应用和解决方案。

随着科技巨头和VR头显厂商布局,硬件技术在研发能力和制造成本上将持续改善。高出货量促进相关设备大规模量产,制造成本降低,形成产品力上升、成本下降的良性循环。根据IDC数据预测,2023年VR全球出货量将达到1548万台,并持续保持较大增幅。随着光学、显示技术和感知交互功能走向成熟,硬件性能迭代完成,2025年VR头显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

寒冬尽头,VR复兴还有多远?

回顾智能手机时代发展历程,底层技术革新首先在硬件引起量变,硬件升级和设备性能提升,为应用和内容创新带来更多可能,从而催生产业级质变。

当前VR\AR行业仍处于硬件决定内容的阶段,伴随着硬件的升级迭代,实现二维屏幕到三维空间的跃进,才能在此基础拓展多元应用和建立生态。作为元宇宙时代信息的入口和载体,VR/AR有机会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智能终端,复刻智能手机的黄金时代。

返回前面的内容

相关阅读 >>

万元显示器studio display被用户吐槽摄像头差

一批《模拟人生5》的测试截图外泄,展示公寓和城市街区

无线零漫游保障特定场景业务需求 助力多行业数字化转型

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开源

独家|京东成为shopify首个中国战略合作伙伴,加速国际化布局

海贼王:罗宾的“巨大化”有很大的后遗症,必须有两种

王者荣耀西游五人组分工曝光,沙僧直接作为英雄上线的

顶配版120w秒充、一亿像素,redmi note 11系列手机1199元起

消息称三星galaxy s21 fe 将于 2022年1月11日发布

智能驾驶垂直应用引资本竞逐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