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3-2-17/1643149.htm,侵删。
2023年2月1日,通信零部件厂商阿莱德(41.500, -4.20, -9.19%)(301419,SZ)公布了申购情况及配中签率,公司此次网上发行的有效申购户数为1040.74万户,有效申购股数为597.08亿股,网上发行的最终中签率为0.02%。
阿莱德首次公开发行的股份数量为2500.00万股,其中网上发行1212.50万股,发行价格为24.8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6.20亿元。根据招股说明书,募集资金将用于5G通信设备零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5G基站设备用相关材料及器件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行业:被垄断的通信设备市场,稳定的供应商关系
招股说明书显示,阿莱德是一家高分子材料通信设备零部件供应商,为客户提供业内领先的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EMI及IP防护器件和电子导热散热器件等用于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内、外部的零部件产品,以及包括前期研发设计介入、中期产品开发、后期生产制造和最终产品验证在内的零部件整体解决方案。
按照功能划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EMI及IP防护器件和电子导热散热器件。具体又主要包括5G相控阵天线罩、基站射频单元防护壳体和无源交叉耦合器件,EMI及IP防护橡胶产品和防水防尘呼吸阀,导热垫片和导热凝胶等。其中,射频与透波防护器件收入占阿莱德主营业务收入50%左右。
成立于2004年6月,阿莱德专注于通信领域已经十余年,完整经历从2G、3G、4G到5G的移动通信产业发展,下游通信设备市场的几大龙头爱立信、诺基亚、中兴、三星及其供应链内公司是阿莱德的主要客户。
实际上,随着通信设备行业内的几轮整合,目前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和三星五家占据了全球绝大部分无线通信市场份额。根据IHS Markit数据,2017年和2018年前述五家公司共计占据无线通信市场94%和96%。
这也直接导致通信设备零部件厂商间的竞争往往是市场化但不完全的。市场化表现为通信设备厂商会根据供应商的技术能力和选择该厂商作为相关零部件的第一供应商。
不完全竞争表现为一般竞争仅发生在同在供应链体系内的厂商之间,而且部分情况下竞争有限,比如采用某个通信设备零部件厂商的“一揽子方案”时,方案中单独某类零部件实际上会选购该通信设备零部件厂商的独有产品。
在通信设备行业,下游市场集中度较高,在通信零部件行业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厂商与下游大型优质客户建立稳定供应链关系的门槛也较高。
为维护自身的品牌声誉和生产稳定性等,通信主设备商往往对所选择的供应商有着严苛的审核和认证过程。审核内容涵盖供应商的质量控制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生产组织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等,具体审核流程包括现场审核、样品试用和供应商的产品测试对比认证等多个阶段,审核过程较为漫长。
供应的零部件产品的精密度、可靠度及供应商服务质量和供货速度会直接影响下游客户的产品生产和销售,且认证通过后再次更换供应商的成本代价较高。因此,供应商在通过客户认证后,一般不会被轻易更换掉。
下游通信设备市场中,爱立信的市场份额为28.9%,而公司自2005年开始与爱立信进行合作,在2006年和爱立信签订了供应商框架协议,双方至今已保持了十余年的良好合作关系,是爱立信评级较高的供应商。
优势:为什么选择阿莱德?
阿莱德有何优势?下游通信设备市场的几大龙头均为阿莱德客户,他们选择阿莱德的理由又是什么?
根据招股说明书,阿莱德90%的收入来自移动通信行业知名跨国企业(及其代工厂)包括爱立信、诺基亚、捷普、三星、伟创力、富士康等知名企业,良好的客户结构也为公司带来的较好的业界声誉和稳健的现金流。
首先,产品和技术是硬功夫。自2004年设立以来,阿莱德始终深耕于移动通信基站产业,积极投入材料配方和生产工艺的研发,不断加深公司技术积累。截至2022年8月31日,公司在材料改性、材料配方、制备工艺方面积累了较多核心技术,并将部分技术以专利的形式转化为了知识产权,包括43项发明专利和182项实用新型专利。
公司目前为5G应用开发的零部件产品拥有业内领先的性能,例如公司开发的5G相控阵天线罩在毫米波段的最高透波率超过98%。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定义也一直是阿莱德发展的首位。在移动通信基站领域,公司逐步形成了能够为客户提供关键功能器件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阅读 >>
自家芯片还未可用,iphone 15系列将继续采用高通5G调制解调器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5G》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