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3-2-20/1643334.htm,侵删。
【导读】ChatGPT的爆火只是个开始。2月初,先是微软发布嵌入类ChatGPT技术的必应搜索,后有谷歌急忙赶工出的竞品Bard,只是两个产品目前都还比较糙。从几年前把OpenAI拉到微软云,到现在公开联手,微软显然是有备而来,在搜索界做大哥很多年的谷歌被打乱了节奏,但还是表态迎战。无论谁输谁赢,多年没有水花的搜索界终于要卷起来了。
聊天机器人ChatGPT爆火之下,各家都在寻求切入角度。谷歌正手忙脚乱,因为有微软+OpenAI打来的一记组合拳。
微软最近官宣要把类ChatGPT技术嵌入必应搜索引擎和自家的Edge浏览器中。因为展现形式可能被颠覆,搜索界要迎来代际变革已成共识。
想想当年诺基亚是怎么糊的,谷歌立刻拉响“红色警戒”,火速推出竞品Bard。不料Bard在发布会上的问答中出了错,导致母公司Alphabet股价难看,盛会略带尴尬地收场。
对于谷歌这次在产品推出上步伐落后, Alphabet董事长John Hennessy表示,虽然谷歌已经具备相关技术,但还不够成熟,所以在产品化方面犹犹豫豫。公司也有其他高管分别提到过在声誉、道德和安全方面的考量。
抢占先机的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前几天嘲笑谷歌是“昏昏欲睡的搜索巨头”。但谷歌能这么“昏”,是有原因的。
这年头“Google一下”,可以说是从广告堆里扒拉结果,显眼点的答案可能和你想问的东西并不是一回事。比如用谷歌搜“T-shirt”,首页大多数是各家广告和商品推荐。
无奈搜索老大这个位置坐得实在太稳,哪怕营收极度依赖广告,谷歌在自己的赛道还是傲视群雄,在全球PC端搜索市场份额高达84%。第二名是必应,占比还不到9%。
搜索界震荡,谷歌自然是最焦虑的。OpenAI一炮而红是得小心,但偏偏背后一大金主是躲不掉的微软,谷歌只有迎难而上这一条路。
2016年初,微软首次公开进军面向个人消费者的AI市场,推出聊天机器人“Tay”。但发了几个小时后,Tay因为不恰当言论引发争议,只能被紧急撤下。
就在Tay推出不久前,谷歌DeepMind推出AlphaGo打败围棋冠军李世石。随后,谷歌就开始把机器学习等AI技术整合到谷歌全家桶中。
同年,微软AI的救星出现了。微软收购职业社交网站领英,当时负责领英工程运营的Kevin Scott也被收入麾下。他在2017年升到了微软首席技术官。
OpenAI那时刚发布了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和一篇研究论文,内容是把AI领域现有的两个想法(transformers神经网络和无监督预训练)结合起来,然后就有了 生成式预训练变换模型(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即GPT)。
ChatGPT正是由第三代模型GPT-3驱动,微软发布的新必应搜索引擎,用的就是GPT-3的一个新版本。
2018年,OpenAI的GPT模型还运行在谷歌云上。2019年,微软对OpenAI投资10亿美元,获得GPT的独家授权,OpenAI同意从谷歌云转向微软云。
知情人士称,微软当时和OpenAI合作的主要目标是增强搜索能力,并在Microsoft Office中提供语言翻译。据悉,两家的关系已经“超出微软最初的预期”。
2020年初,微软AI业务负责人沈向洋(Harry Shum)离职,Scott开始公开负责微软的AI战略。
OpenAI交易为微软这次挑战谷歌奠定基础。ChatGPT实在太火了,月活破亿只用了2个多月,比TikTok的9个月还夸张。而这些都运行在一个由微软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组成的不断扩大的网络上。它本质就是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帮助OpenAI的模型处理所有交互,并从中学习。
如此大规模的消费者互动,能收集海量用户数据,推动技术产品改进,还可能带来更多收益。谷歌搜索早就掌握这种正反馈循环,用户每次提问、点击结果,搜索引擎就能从中学习。
相关阅读 >>
江苏宝应农村商业银行客服电话大全已更新2023(实时/更新中)微软专为网络安全专家推出ai聊天机器人
谷歌全新 pixel 平板有望支持手写笔,已通过 usi 手写笔标准认证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谷歌》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