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民网-浙江频道,供稿: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30222183951014172313.html,侵删。
本文转自:人民网-浙江频道
二月,之江大地,生机盎然。畦垄上空,一架架无人机穿梭飞过;田间地头,一辆辆现代化农机轰鸣;海塘滩涂,一个个数字化终端“显威风”……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浙江各地纷纷投入春耕备耕,田间地头呈现繁忙景象。随着无人机、5G物联网、智能农具、数字传感器等数字化手段及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一幅生机勃勃的智慧春耕画卷徐徐展开。
新农具大显身手
“隆隆隆……”近日,在金华市婺城区蒋堂镇盛桂有家庭农场一片600多亩的土地上,一头“智牛”——无人驾驶旋耕机正有序作业,自动掉头、转弯、旋耕……不到10分钟,便完成了一亩农田的翻耕工作。
“这是我今年才引入的无人驾驶旋耕机。农场还配备插秧机、稻田开沟机、无人植保机等农业设备,基本实现‘全机械化’生产,种田轻松了不少,效率也提高了数倍。”蒋堂镇种粮大户盛桂有介绍,眼下正处于备耕阶段,完成农田翻耕后引入溪水,等到三四月份就可播种。
海盐华星农场负责人许玉君正操纵一台无人植保机在田间穿梭作业。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作为数字经济的先行地,近年来,浙江将“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确立为农业现代化的抓手,2022年全省粮食面积、总产分别达1530.7万亩和124.2亿斤,均创近7年新高。开年春耕,浙江大力推广数字化新农具的应用,帮助农民耕出“智慧田”。
在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田盛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其川最近一直忙着检修农机。“无人植保机月底将要下田,接着是翻耕机,然后插秧机3月底4月初要下田,收割机5月份下田,一共有80多台机器呢,得抓紧检修。”他说。随着宁海农业不断向机械化、现代化发展,农机已成为春耕最重要的工具,2023年全县春耕预计将出动机械5150多台。
“如果有农户选择购买智能化农机,政府补贴30%左右。目前,全区智能农机保有量达200多台。”金华市婺城区畜牧农机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应红表示。近年来,金华婺城推广新式智慧农机助力春耕备耕。除了领取购机补贴,当地农户还可通过农事服务中心,选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和“一站式”农资配送服务,助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
新技术赋能备播
相关阅读 >>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