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温度】中国如何打造全球最大“人造太阳”的硬核“防火墙”?


本文摘自每日看点快看,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30224105320289999489.html,侵删。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视频:【科学的温度】中国如何打造全球最大“人造太阳”的硬核“防火墙”?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首席专家、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项目负责人谌继明。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供图

中新网成都2月24日电 (王利文)太阳通过核聚变反应释放光和热,科学家们希望利用该原理,为人类开发一种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因此,在地球上以探索清洁能源为目的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又被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可来源于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足够人类使用上百亿年。核聚变能源也被誉为人类未来的理想清洁能源。

2022年11月,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防火墙”在中国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标志着中国实现该项核心科技领跑,有力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首席专家、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第一壁关键部件研制项目中方负责人谌继明接受了中新网采访,讲述中国如何打造全球最大“人造太阳”的硬核“防火墙”。

如何实现“人造太阳”?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供图

谌继明介绍,“人造太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科学家发现核聚变最基本原理后,各国逐渐开展了相关研究。由于研究难度巨大,20世纪80年代,多方联合提出建立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阳”装置,ITER计划全球联合建设拉开帷幕。

目前,共有30多个国家参与ITER项目的设计、研发、建设及后期的装置的运行,形成共有的技术和知识产权,为下一代“示范堆”奠定基础。谌继明表示,中国承担了ITER项目的18个制造任务,其中包括真空室内部件第一壁、磁体支撑系统等核心部分。

阅读剩余部分

相关阅读 >>

手游符文王者代理怎么样?

山歌工品:掌上五金城,开在厂门口

越南航空将采购50架波音737max 价值75亿美元

阿里腾讯大规模裁员?内部人士:数量被夸大,业务调整优化岗位是有的

“贝粉”集结!贝特佳&万达宝贝王为养娃家庭解锁亲子互动新场景

24岁的经典pc播放器winamp宣布回归!将彻底重构

贵州:聚焦大数据汇聚应用 打造数字经济好生态

microsoft defender 即将面向中小型企业推出

华硕推出rog月光白系列键鼠耳机外设新品

《哥谭骑士》蝙蝠摩托将亮相科隆展 邀请粉丝前往合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