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以“四年五个节点”的目标,加速推动摩尔定律,五个节点分别是Intel 7、Intel4、Intel 3和Intel 20A、Intel 18A。 当节点进入Intel 20A时,英特尔可以达到很好的晶体管性能,并正式进入“埃米时代” ,在Intel 18A时,英特尔会基于多项新技术继续进一步提高晶体管性能。
“所以在2025年,我们相信在Intel 18A的时代能重新拿回制程、晶体管制造方面的领先地位。”宋继强表示。
目前英特尔有几个主要的产品级封装技术。已经在很多产品中应用的2.5D的先进封装技术EMIB,它在平面上把不同的芯片连接起来,通过嵌入式的多芯片连接桥连起来,这个可以让连起来的芯片之间的连接凸点间距降到50微米以下,进一步可以将到45微米、30微米层面。后续的3D封装Foveros会更进一步,将可如同在垂直层面上搭高楼,同样每一层还是可以再做2D层面的连接。3D封装技术可以继续把凸点间距减小到10微米级别。 最后Foveros Direct又回引入混合键合技术,将凸点间距进一步缩到3微米。
在芯片代工业务上,英特尔正在推动“系统级代工”这样一种全新的服务。 其综合了英特尔多方面的能力,既有晶圆制造、封装原有的能力,又有芯粒和软件这些新的能力,对外可以形成一整套的服务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
目前英特尔正在完善“系统级代工”中芯粒和软件新能力。在芯粒方面,首先是推动业界很多大厂一起参与,推动UCIe芯粒的高速互联、开放的规范。 同时,英特尔也通过制造这样的芯片来提供给业界进行参考,例如集成了47个不同的芯粒,来自多家晶圆厂的IP,由5个不同的制程构成的GPU Max系列产品。
软件方面,英特尔正在推动oneAPI开放框架,帮助统一未来异构计算下上层的硬件的编程,底层不同硬件的对接,以及良好的性能库。 同时,也会在框架中提供专门的工具包、性能包,例如OpenVINO就是专门针对视觉计算的功能包。
整个过程从上层的应用分析、软件工具到底层的封装、制造,联合优化各个环节,进而持续推进芯片创新。
据悉,英特尔的愿景是在2030年可以在所以内集成1万亿个晶体管。 “摩尔定律如今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式,就是通过晶圆制造、先进封装、芯粒可以延续摩尔定律单位面积晶体管倍增的增长曲线。”宋继强表示。
相关阅读 >>
你强它更强,英特尔12代酷睿处理器跑分一举越过苹果m1 max芯片
linux kernel 5.19将为英特尔dg2/alchemist显卡提供更好的电源管理
英特尔 i5-12500h 首次曝光:4 大核 8 小核,入门游戏本搭载
华硕灵耀14 水墨蓝即将登场:搭载12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高颜高配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英特尔》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