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3-3-15/1645849.htm,侵删。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流传着一个鄙视链:卖车的不如卖电池的,卖电池的比不上挖矿的。
去年,因为碳酸锂价格疯涨,上游矿企赚得盆满钵满,中游电池厂压力山大,下游整车厂赔本赚吆喝。大家都在给挖矿的打工。
宁德时代直呼扛不住。它跟车企协商,搞了个原材料价格联动机制,把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压力,直接转嫁给终端。
于是,电池涨价,新车涨价。最后,还是用户买了单。
夹在中间的宁德时代,一直对外展示的是“左右为难”的形象。毕竟,价格是矿企涨的,车子是主机厂卖的,自己的生意也受了影响。
但如今回过头来看,整个产业链条里的最大赢家,既不是看起来躺赚的矿企,也不是风风火火的造车新势力,而是以“搭台子”自居的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是闷声发财的典型代表。至少从2015年开始,它每年都保持着盈利记录,从来不做亏钱的买卖。即便是在形势如此复杂、原材料成本创下新高、大部分企业陷入亏损的2022年,它依然是赚钱的,而且利润金额超过以往任何一年。
宁德时代最新发布的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这一年它收入3286亿元,净利润307亿元。仅在去年四季度,净利润就高达131亿元。
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论赚钱能力,不仅秒杀中国所有造车新势力,还超过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比亚迪,甚至超过那些让人眼红的矿企。
这还不是全部。宁德时代账上趴着1576亿元的现金储备。为了提高资金效率,它买了200多亿元的保本型投资理财。
董事长曾毓群是一个野心很大,但同时又深谙低调哲学的人,他曾说,宁德时代就是搬砖、搭台子的,给车企提供一个跳舞的平台,台上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戏,而自己是“被压迫”的对象。
事实是,宁德时代在搬砖的同时,悄悄构建起自己的万亿帝国。它用产业链上最坚固的砖头,打造了专属于自己的舞台。
车企唱戏,宁德时代赚钱。这是新能源浪潮里真实的另一面。
新能源产业大有可为,这是行业共识。但抢先赚到丰厚利润的,是给车企配套电池的宁德时代。
一辆电动车有上万个零部件,其中最贵的是动力电池。行业普遍认为,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的比重约为40%。很大程度上,新能源车的价格,是由电池决定的。
宁德时代的电池续航高、自燃率低,受到车企青睐。车企在市场上打价格战,不论把价格打到多低,雷打不动从宁德时代拿电池。即便车企卖一辆亏一辆,不妨碍宁德时代赚钱。
过去五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的平均毛利率为26%,高峰时甚至高达35%。也就是说,一套售价10万元的电池系统,宁德时代拿走接近3万元的利润。
这是宁德时代的核心业务,也是收入支柱,一度贡献超过八成营收。
动力电池是一门好生意,但不是所有厂商都像宁德时代这样赚钱。宁德时代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2022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毛利率为19%,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分别为14%、13%、16%。
2019年以前,宁德时代依靠中国市场,规模已经做到全球第一。至于这家公司的崛起,原因有很多,自身技术好、产品质量过关、符合车企需求,都是必要条件。在这些之外,还有几个非常关键的助推力量。
一是赌对了方向。新能源产业是跟着国家风向走的,补贴的指挥棒直接决定了资源的配置方向。2015年开始国家重点补贴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电池,走三元路线的宁德时代迎来大机会。这也是走磷酸铁锂路线的比亚迪跌落王座的原因之一。
二是站对了位置。国家从2016年开始限制使用外资电池的车型进入工信部产品公告和目录,相关车型无法上市销售。当时已经做到本土电池厂头部的宁德时代,吃到了政策红利。
这些因素让宁德时代坐稳铁王座,长期维持着超过10%的净利率。在补贴盛行的2017年,它的净利率甚至高达19.4%。
真正的质变发生在2021年。这一年宁德时代收入1304亿元,增长了1.6倍。它的净利润则翻2倍至159亿元,这个数字接近前四年的利润之和。
催化剂来自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爆发。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万辆,比2020年的137万辆翻了1.6倍。增速超过了前五年的任一年。
另外是跟特斯拉的合作。特斯拉在上海建厂,零部件需要国产化,宁德时代借机打进了特斯拉供应链,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Model 3(参数丨图片)和Model Y在2021年大批量出货,特斯拉成为宁德时代第一大客户。
2022年,宁德时代继续狂飙。其营收从1300多亿直接跨过3000亿大关,达到3286亿元,净利润更是高达307亿元。宁德时代称,要拿出61.55亿元分红。
毫无疑问,宁德时代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赢家。在各大行业里,在千亿营收的体量,很难再找到一家保持1.5倍年增速的公司,而且还是赚钱的。
而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走高,对燃油车的替代进程加快,新能源车企对电池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宁德时代凭借在中国市场大约50%的市场份额,收入和净利润规模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动力电池行业存在一个定律:随着时间推移,成本必然下降,电池厂的毛利率一定跟着下降――这不是一个靠高毛利赚取暴利的行业,而是要靠规模。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毛利率已经从2017年的35%一路降到了2022年的17%。
宁德时代需要一直扩张,继续把规模做大,并在产业链上不断延伸。这样才能把成本摊得足够低,产值做到足够大,利润更加丰厚。
如果有一天,宁德时代不再是第一,或者它的客户被对手大量分流,那就是危机的开始。
宁德时代的敌人和朋友圈
宁德时代的强势,不只在于高速膨胀的收入和利润,还在于它对上下游以及客户的控制。它很早就开始合纵连横,把车企拉进自己的势力圈,形成利益捆绑。
相关阅读 >>
酷派重回中国市场 陈家俊:打破手机行业“偏见” 重现行业公平
瑞丽航空全国客服热线电话2023(实时/更新中)快手高管解读2022年q4财报:在文本、语音、图像、视频等各个模态内容生成方面有布局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