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上还有不少消费者自述经历“粉红税”,如同一款哑铃,粉色的哑铃比黑色贵了十几元;同一款品牌短袖,男款卖700元,女款却卖900元;同一款鞋,“粉绿”色比“蓝白”色贵了30元……还有消费者指出,女款产品因女性体型等因素,在服装和鞋子的制作过程中,所需布料和材料通常比男款少,却在价格上呈现女款比男款贵的吊诡现象。
记者调查发现,网购平台上确实有不少产品与“粉红税”的说法相符,如电竞椅、耳机、键盘、插座等产品,有的产品同一个链接里就能看到“黑色”和“粉色”价格的差异,有的产品则将黑白灰的产品与颜色鲜明的产品分开链接售卖,不进行对比很难发现价格差异。
“粉红税”抵制者联盟
“粉红税”的概念实际上源于国外,早在上个世纪就曾被提及。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Ian Ayres的一项研究发现:白人女性购买同款新车的费用比白人男性高出40%。此前,纽约消费者事务部的调查报告显示,女性衣服售价平均比男性贵8%,护理用品价格相对高出13%,像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等原材料到制作流程基本一致的工业化产品,分别贴上了“女性专用”或是“男性专用”的标签,售价就出现了差距。
豆瓣上存在这样一个小组:粉红税抵制者联盟。已经集结了2万多名用户,小组简介里写道:“女孩子才不是无良商家的羊毛,拒绝被割”。
其中有多篇帖子向女性介绍辨析不同商品门类中的“粉红税”,其中罗列了容易产生“粉红税”的产品,以及在网购时该如何搜索避开“粉红税”,如“化妆刷筒”改为“笔筒”、“化妆包”改为“旅行收纳包”。
律师:涉嫌价格歧视
“粉红税”的存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
针对上述情况,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邢鑫分析称,“粉红税”作为一种针对女性的产品比针对男性的产品更昂贵的定价情况,实质上属于基于性别的价格歧视。
商家的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七条所规定的经营者定价应遵循的公平原则,也侵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所提到的消费者获得价格合理等公平交易条件的权利。
邢鑫认为,这种价格歧视的现象非常有必要进行规制,但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明文禁止价格歧视的法条仅有一条,且适用对象仅限于经营者,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五项:经营者提供相同商品或服务,不得对具有同等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因此,对“粉红税”现象的规制与打击难以找到确实的法律依据,实际存在一定困难,“这也说明我国价格歧视领域的立法有待完善。”
因此,他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少“粉红税”带来的危害,有关行政部门应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确保市场秩序规范运行;商家应遵守商业道德,加强价格自律;消费者也要提高辨别能力,避免落入消费陷阱,并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等方式进行维权。
相关阅读 >>
升级新一代m1x自研芯片!供应链确认:新macbook pro将如期出货
瞬间开大 psg.lgd携手nreal征战ti11逐梦dota2之巅
iphone 用户反馈:升级 ios 17 后无法使用“隔空打印”功能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