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专家”还原为“人”


本文摘自每日看点快看,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30708050503228108387.html,侵删。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把“专家”还原为“人”

沈祖新

《专家的窘境:付费知识与意见市场》[美]罗杰·克普尔 著林孟蔚 陈浩驰 译中信出版集团 ■沈祖新

《专家的窘境:付费知识与意见市场》是一本生逢其时的书,因为“专家”在今天的网络环境中,已经具有了非同小可的流量,他们的言论与行为都受到网友的关注。这种关注,也已经溢出了他们的专业身份,成为对这个人的全方位审视。但是,在“专家”与人之间,受到诸多因素的遮掩与粉饰,让公众对这一群体的认识容易停留在服膺与愤慨的表层,无法深入内在的肌理,看清他们如何由人而成为“专家”。

该书恰好在这样一个时机提供了这样一种将“专家”还原为人的思路——从现实生活的实例出发,将现实问题转化为学术命题,从经济学的理论中创设信息选择理论,将专家意见视作信息市场中提供的一种具有选择性的信息,普通人不能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最终尝试将“专家”还原为人。

由信任的对象沦为嘲讽的笑柄

作者对专家问题的思考,基于“专家”在现实生活中的失灵,弗林特水污染就是其中一例:弗林特的居民发现生活用水的味道和颜色不正常,环境部门也查验出了水中铅含量超标,医疗部门也检测出当地儿童血液中铅超标。在一系列的铁证面前,后续工作应该是找出污染源头,协商解决方案,介入居民医疗,安抚公众情绪。但是,在当地部门向“专家”咨询解决方案时,得到的却是弗林特的居民大多是非洲裔的回答,“专家”甚至将环境污染的责任归咎于民族主义思想。

这样的回答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但它实实在在地发生在现实生活之中,由各种“专家”亲口说出,并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大众媒体中,制造一个又一个爆点,收获一波又一波流量。“专家”的信誉日渐下降,由百姓信任的对象沦为公众嘲讽的笑柄。

一方面是“专家”自身的认识缺陷,无法从现实本身出发提供有益社会的建议;另一方面是公众对专家的信任危机,很难再将专家意见视作可供参考的材料。正是在这左右失据的困境之内,专家问题成为一个颇具现实性与挑战性的问题。它的现实性在于专家意见与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专家拥有的知识与经验理应成为建设社会的积极力量,为公众生活的改善建言献策;它的挑战性在于要超越现实的拘囿与情绪的反应,将专家问题由现实或个人的层面深化为思想或学术的元命题,探究专家问题出现的根源,继而再将之回溯为现实问题,寻找可供实践的解决方案。

归束为一个经济学问题

阅读剩余部分

相关阅读 >>

斗罗大陆:唐三一生唯一的谎言,骗过所有人

我最难忘的东博会和峰会故事丨“元宇宙”技术显魅力

少女公馆校花养成物语校花养成日记战姬养成记魔法大陆

大宇资讯模拟经营rpg《仙剑客栈2》上线steam 2022年推出

手机处理器洗牌:紫光展锐力压三星 排名全球第四

自 2016 年以来,苹果在中国至少投资了 2750 亿美元

二手交易平台出现“转单”新世界

基于cims的水产养殖技术可不断地检查水藻是否健康

分析师:马斯克在特斯拉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现得像

《赛博朋克2077》资料片“往日之影”预告公布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