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背,两个院士团队关注到同一个基因


本文摘自每日看点快看,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30814032718321275580.html,侵删。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我国科学家克隆首个水稻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

背靠背,两个院士团队关注到同一个基因

张启发院士(左)和博士研究生徐聪昊在“帐子”里看材料。

长江日报讯(记者周劼 通讯员蒋朝常)首个水稻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被我国两个院士团队同时成功克隆,这一基因有望使水稻杂交育种步入快速、简易的新路径。2023年8月7日,华中农业大学水稻团队张启发院士课题组与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院合作发表了他们首次克隆水稻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SDGMS的研究成果;8月8日,南京农大万建民院士团队也发表对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OsRIP1的研究。巧合的是,该基因与张启发院士团队报道的SDGMS实为同一基因。同一基因引来两个院士团队不约而同的关注,也说明该基因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水稻杂交育种的关键之一在于发掘与应用雄性不育材料。据该成果通讯作者之一、华中农业大学水稻团队欧阳亦聃教授介绍,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在杂交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进行人工去雄。借助不能形成正常花粉的雄性不育材料,就能够省去人工去雄过程,节省劳动成本的同时大大加速育种和制种进程。袁隆平院士正是在海南野生稻中发现了不育系,通过连续回交选育而形成了著名的“野败型”杂交稻;朱英国院士也是利用海南红芒野生稻与常规稻杂交选育的籼稻配子体雄性不育系而培育出来“红莲型”杂交稻。

阅读剩余部分

相关阅读 >>

古尔曼:苹果 mac pro 和 mac studio 将推迟到 wwdc 之后发布

ios 16终极渲染视频曝光:大量界面重绘、加入诸多实用功能

时间晶体被发现,是否意味着永动机即将问世?

十年攻关 助力国家双碳战略

英特尔拆分图形芯片部门 加强与英伟达和amd竞争

贾跃亭旗下ff年亏5.2亿美元:恒大持股20.5% 退市危机解除

苹果正测试新功能,app store将允许开发者在应用订阅涨价时自动向用户收费

腾讯凸显硬核能力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打造“新基建”样本

三星将于 ces 2022 推出其首款 oled 电视

国内第四大运营商!曝中国广电5g业务6月6日启动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