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IT大脑袋,侵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9月24日,十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后10多天后,火币创始人李林现身,在大户群里发表了一段“真情流露”,算是为火币画上句号。

据《证券时报》统计,截至10月7日,已有20多家平台宣布退出中国大陆。包括火币、抹茶、BitZ、KuCoin、BiKi等正式宣布清退大陆用户。
正如李林所言:“没有火币,大家还会有币安和OK,但父母和孩子没有我,谁都替代不了”。
在10月13日,币安也发出了公告,关于大陆用户清查通知。币安一直声明2017年便退出中国市场,遵守各地监管要求。由此可见,几乎一线二线的交易所都纷纷表示只做合规的海外市场业务。
关键时刻,激流勇退,适时海外谋局,也是众多平台规划的新方向。
新加坡成“安全港”
9月23日,根据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 EMBA 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披露,其2021年秋季班的新生中,出现多位中国的区块链行业高管,包括火币联合创始人杜均、Binance Custody业务负责人何金凯等四位。
EMBA是企业高管们提升学习的最常见途径之一,但这个信息似乎隐含着一个重要趋势,加密重心的转移。尤其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集,成为众多平台和高管布局转移的“安全港”。
实际上,火币也在新加坡早有布局,据内部人士透露,币安一姐和CZ也长期定居新加坡。
相比国内的交易所,本身在海外合规的平台这时应该大显优势。而经过数年的发展,交易所已不再是火币、币安和OKEx“三足鼎立”的格局。尤其在海外市场,FTX、Kraken、Bitop等后起之秀快速崛起,也给巨头平台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
监管环境相对友好
首先,新加坡金融监管局(MAS)愿意向符合监管条件的企业发放相关牌照,这意味着该地区允许合规的加密业务开展。
除了较为清晰的监管,新加坡政府基金也参与了区块链领域的布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简称 GIC)就投资了两所交易所,2018年,GIC就曾参与 Coinbase 的融资。2021年6月,GIC投资BC科技集团5.43亿港币,新加坡最大的商业银行星展银行(DBS)也不断向加区块链领域进军。
新加坡金管局首席金融技术官员Sopnendu Mohanty在接受采访时就说道,金融技术投资已经从2014年约2000万美元上升到 2020年的10多亿美元。
目前,受政策环境影响,许多优秀的区块链公司已经被新加坡前瞻性的政策所吸引,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高管和总部转移至新加坡地区,包括BC科技、贝宝金融等企业早已开始申请新加坡牌照。
国内用户熟悉的交易所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将普通小白挡在了门外,以后进入门槛只会越来越高。而除了一直在海外发展的币安,本身注册成立在新加坡并持有合规牌照的的交易平台,应该会成为未来小白的选择之一,毕竟合规、安全的环境才是一个行业可操作的基础。
相关阅读 >>
“双人成行”逛数博|我在数博会喜提“盲盒自由”?这还得从“车”说起!
通用汽车拟21亿美元收购软银所持cruise股份,并追加投资13.5亿美元
悦达资本全国官方客服电话热线大全已更新2023(实时/更新中)苹果首款 ar/vr 头显零件更清晰的照片曝光
优选好车客服热线电话大全已更新2023(实时/更新中)tcl科技2022年营收1666亿元 同比增长2%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