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卫士”界的专家学者齐聚江城,为软件可靠性“把脉问诊”


本文摘自极目新闻,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11026204914105260089.html,侵删。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通讯员 向剑文 谢小琴 焦阳

电脑突然蓝屏、手机卡顿没有反应……目前,国内外有一大批专家学者在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10月26日,第32届软件工程可靠性国际会议在汉召开,来自海内外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武汉,围绕软件可靠性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进行交流和研讨,共同为软件“把脉问诊”。

活动现场

软件工程可靠性国际会议是该领域顶级会议,也是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高级别学术会议,该会议为30余年来首次在中国内地举办。大会邀请图灵奖获得者、中科院外籍院士Joseph Sifakis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计算机协会会士Gail C Murphy教授,华为可靠性先进技术实验室主任胡崝博士,英特尔首席工程师Michael Paulitsch博士等30余名学术大咖和产业精英担任演讲嘉宾。

什么是软件可靠性?对社会大众有哪些影响?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向剑文介绍,“软件可靠性指的是软件正常运行,不出故障的一个衡量指标。我们常见的手机卡顿,用久了需要重启,就是软件可靠性的一种体现。”向剑文表示,软件可靠性所关注软件从我们日常手机软件到银行软件、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的软件、基础设施的软件都是我们的研究领域。他认为软件可靠性跟人民群众和国家都密切相关,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一领域还存在褚多卡脖子难题,需要科研人员去攻克。

向剑文教授

今天的论坛上,北京大学谢涛教授作了题为“面向高可信软件的智能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交叉研究”的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张健研究员作题为“程序分析”的特邀报告,华为可靠性先进技术实验室主任胡崝博士作题为“探索通往可靠智能系统的途径”的特邀报告,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Yuriy Brun教授作题为“软件造成的社会差异以及如何避免”的特邀报告,英特尔首席工程师Michael Paulitsch博士作题为“软件:有效结合机器学习方法来探索安全问题”的特邀报告。

活动现场

为期四天的会议时间里,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的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本次活动除了研究论坛和工业论坛之外,还设有软件老化与重生、软件认证、可靠性和安全数据分析、软件缺陷、软硬件交互缺陷、管理自适应系统和计划外系统、微服务与智能运维、驾驶辅助先进系统、可靠系统软件、可靠性建模和设计、网络物理系统机器学习软件安全等专题研讨会,以及博士生论坛、新教师论坛、快速摘要、技术讲座等多个论坛。

据了解,本届软件工程可靠性国际会议是武汉理工大学首次举办的软件工程领域顶级国际学术会议。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面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大需求、三大行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形成了“可信安全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理论及算法”等稳定而有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成立了以向剑文教授团队为核心的可信安全计算实验室。

相关阅读 >>

科技兴农 天翼云为乡村振兴提供数字方案

日本汽车制造商认为未来几年将在中国市场为生存

oppo coloros 12本月发布:解决曲面屏边缘误触问题

有人建议马斯克做一款《gta》游戏 马斯克:那很酷

首发搭载intel锐炫a380显卡:机械师推出未来战舰

吕布fmvp上线时间确定,婉儿首款传说来袭

中国可燃冰迎来商业化?中科院立下大功,新能源时代要来了?

度小满朱光谈chatgpt:从 “弱人工智能”向“强

研究表明apple watch还能检测其他类型的心律不齐

知乎一季度营收9.94亿同比增长33.8%,月活跃用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