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11028032555994344106.html,侵删。
米拍摄影社区文章推荐:来自@十年奶奶
富士新23mm F1.4 R LM WR主观评测
首先想说的是,这将是一篇完全凭主观的评测,对于我而言,参数是比较虚无的,真正上手的感觉和实用性才是第一位的。同时,因为常年身处成都这样一个城市,阳光和紫外线的缺乏,以及城市本身也比较缺少色彩属性,再加上我自己对黑白的偏爱,所以,黑白基本上是我更多的选择。而这一选择,事实上也让我在选择镜头时更倾向于一些基础的性能。
先放一个结论:富士这支新的23mm F1.4 R LM WR可以用简单三个字来形容,快、准、透。
再放一个我日常使用的机内设置参数
ACROS+RE滤镜
颗粒效果 弱+小(或关闭)
动态范围 自动
色调曲线 H+2.5 S+4
锐度 +1
高ISO降噪 -3
(猜猜哪支是富士哪支是唯卓仕?)
(我比较懒,镜头也没清理干净,随便找了个地方拍个示意图,各位看官多多包涵)
刚刚拿到这支头的时候,我是有些惊讶的——如果你用过富士平替唯卓仕。当我在不知道唯卓仕23/1.4以及富士新23/1.4两者的口径和重量的前提下,哪怕是拿在手上我也很难分辨出哪一只才是亲生的。我不知道这样的改变意味着什么,也许对于那些主要是冲着“颜值”和“复古情怀”入手富士的人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新头看起来更现代、更时尚,更简约了,整个镜身基本上呈一个标准的柱体形状,不像以往的起伏凹凸。但是和富士微单的各类机身搭配起来并没有违和感。
新23使用了全金属材质,拿在手上的手感相当不错,却也并不沉重。和我最经常使用的XS10配合起来配重十分均衡,单手持握和拍摄都毫无压力。
现在来说说新镜头的特性。
第一个感觉就是快!很快!非常快!
我最经常拍摄的题材是人文纪实和运动,两者对于对焦速度都有很高的要求。此前使用唯卓仕23/1.4基本上已经能满足我的要求了。有一说一,唯卓仕比老款XF23/1.4要快上一丢丢的,尤其是在弱光环境下,但是新23 上手之后,对焦速度可以说又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对焦速度这玩意很难用具体的数据来衡量,用了才知道。拉风箱的现象在老一套的XF 1.4系列短焦镜头上很常见,但是新23上可以这样说:一次都没有出现过。
拿到镜头以后,我马上约了熟识的一支橄榄球队进行拍摄。橄榄球是一种高速大面积运动的项目,但是使用XS10+新23的组合,无论是中近景的拍摄,还是稍远距离的抓拍,几乎没有压力。
第二个感觉是准,具体呈现在画面上就是对焦咬得死死地,而且画面锐度非常高。
可以参看样片,这些样片没有摆拍,几乎都是瞬时的抓拍,新23在安静、快速地进行对焦后,交出了一个成像锐利的画面。由于我日常机内设置的问题,(参考我之前给出的参数)画面并不纯净。但是要数毛的话还是没有问题的。要做一个比较的话,在锐度上新23>唯卓仕>老23。唯卓仕大概能比老23高出一个级别,而新23应该能比唯卓仕再高一小个级别。
第三个感觉是透。
前文已经说过,我更多是拍摄黑白照片。拿到新镜头以后我也进行了少数的彩色照片的尝试,无论是哪一种,新23给我的感觉都是画面更通透,长期大量拍摄的累积可以让我非常轻松地察觉到这一点。富士龙的光学功底和镀膜技术也不是盖的,如果原厂的光学素质是100分的话,平替厂商可能能做到80多分甚至90分,但是就是这十几分的差距,那是几十年的技术积累的差距。
在光学素质上,我没有去做色散、炫光等测试,尤其是炫光,在我的拍摄题材范围内,炫光往往是丰富画面的内容。但是我经常在夜间出没,新23在夜晚的逆光表现、防炫光表现都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在这里,在画质上,我尤其想提到的一点是,新23成像在中心和边缘对比上的平均性。和平替比起来,平替在大光圈下,边缘成像几乎是不可用的,即便是光圈收缩到5.6的级别,边缘成像和中心也有着不小的差距。而新23,从全开1.4光圈开始,边缘画质就已经处于相当优秀的范围,这对于比较喜欢极限构图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总而言之,要用一句话来作为结论的话,如果要我在富士微单体系中选择唯一的一支头的话,一定是这支新的23mm F1.4 R LM WR。等效35MM的焦段进可攻,退可守,人像、人文、风光甚至体育等多样化题材都能拍摄,谁叫我懒呢……
来源:米拍摄影社区
相关阅读 >>
性能逆天了!amd锐龙7 6800h跑分曝光:超5900hx 5%
苹果 iphone 15 系列面板订单透露:pro 机型将是主打产品
锐龙7000、13代酷睿发力 ddr5内存价格年底逼近ddr4
出厂预装win 11!微软surface pro 8/go 3国行版开启预售
中兴发布libero 5g ii 手机:联发科天玑 700 soc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