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科学家:外星文明可藏在球状星团中,星际通信只需数周或数月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11106231746658716867.html,侵删。

球状星团(Globular Clusters)是银河系中最迷人的天体现象之一,将数量惊人的恒星聚集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间区域中。在这些紧密结合的星体中,没有新的恒星,也没有坍塌的超新星。而且有证据表明,球状星团可能存在大量行星。

如果是这样的话,任何在球状星团内进化的先进外星文明在形成星际社会时都将具有决定性的优势,因为这些区域的恒星之间的距离将远小于广阔的星际空间。发表于arXiv上的一项新研究指出,这可以使星际通信和旅行变得更加容易,有可能使一个“外星文明”远远领先于银河系边缘区域的人类文明。

球状星团也有可能出现生命?

什么是球状星团?我们都知道,恒星是气体、尘埃云在重力塌缩下形成的。如果你将可形成大量恒星的尘埃和气体放进一个瓶子里摇晃,恒星会聚集成球状星团,其中一些星团可以将多达100万颗恒星塞进一个3.2光年的区域。它们形成于银河系历史的早期,大约在100亿年前,而且每个星团的恒星几乎都是由同一团气体尘埃云收缩而诞生,所以年龄相差无几。但因质量不同,演化的程度也不同。如果将太阳与那些恒星相比,太阳还是个‘少年’呀。

迄今为止,天文学家目前已在银河系中发现约150个球状星团,其中不需借助于望远镜,仅凭肉眼就能看见球状星团有3个:武仙座球状星团(M13)、杜鹃座47、半人马座ω星团(银河系内已知最大的球状星团)。

一个星团聚集如此多的恒星,是不是也意味着存在更多的行星?那么多的行星之中有没有可能诞生生命呢?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此前科学家持否定态度的,否定了球状星团行星可能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原因有2个:一是球状星团中的恒星不仅非常古老,而且它们的金属含量(如铁和硅)也不如我们的太阳那么多。行星是从恒星形成的残余物中诞生的。在球状星团内部,可能没有足够的建筑材料来形成像地球这样的岩石行星。

二是恒星之间的距离太近,会破坏任何形成行星的轨道的稳定性。比如半人马座ω星团拥有约1000 万颗恒星,恒星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0.16光年。在这个距离上,每百万年左右,每颗恒星都会与邻近的恒星发生一次近距离接触,恒星间相互的引力作用,有可能将一颗曾经处于宜居带的系外行星抛入其恒星系统寒冷的外部领域,或被抛入更近的轨道。

正如地球所示,生命需要数亿年才能进化出复杂性,在星团恒星引力牵扯下,行星难以维持生命所需的长期条件。如果生命确实出现了,比如说某种微生物,它很可能会在一百万年左右的时间内被消灭,无法获得复杂性并进化成鱼类、陆生脊椎动物或具有类似人类智慧的生物。

但研究作者、来自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 (CfA) 的天文学家迪斯蒂法诺(Rosanne DiStefano)则有不同看法,她认为这两种担忧都被夸大了。

研究指出,科学家已经在恒星周围发现了岩石系外行星,其金属含量仅为太阳的十分之一。更重要的是,球状星团中的主要恒星是暗淡的、长寿的红矮星(更亮的恒星寿命也更短)。它们承载的任何潜在宜居行星都将在附近运行,那里的温度适合液态水甚至生命存在,并且相对安全,不会受到恒星相互作用的影响。一旦行星形成,它们就可以存活很长时间。如果有生命在那些古老的球状星团中的一个类地行星上进化,将成为一个非常古老且比人类更先进的文明。

星际通信可能只需要数周或数月!

考虑到这样的古老系统可能拥有不仅能够支持智能生命而且能够支持先进文明的行星,迪斯蒂法诺团队认为这样的文明将沉浸在如此密集的恒星环境中,以至于恒星之间的距离可能小到数百或数千个天文单位(AU)。PS:天文单位指的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来自太阳的光大约需要八分钟才能到达我们。我们最近的恒星邻居,半人马座阿尔法系统,距离我们大约四光年,这意味着它的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四年时间。

但在球状星团中,两颗相邻恒星之间的类似情况更容易克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只有数百倍的情况下,球状星团中相邻恒星之间发送的通信可能需要极短的1600分钟等待时间才能做出响应,而等待时间仅仅超过一个地球日。

根据这项研究,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推测案例,因为大多数案例需要数周或数月的星际通信传输时间。但是,球状星团中附近恒星的相互接近也可以为外星文明在灾难性灭绝事件中幸存的能力提供明显的优势,因为它们穿越到其他世界的距离会更短。

迪斯蒂法诺表示:“以光速的百分之一旅行,我们需要400多年才能到达最近的恒星。如果那颗恒星离得更近 100 倍,则需要四年时间。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球状星团中,我们在星际通信和旅行方面将处于完全不同的境地。”

不过研究模型也表明,整个外星文明虽然不会直接被一波带走,但是星团每个恒星都更有可能经历混乱和破坏性时期,附近恒星的引力异常可能会将一个导致世界末日的小行星送到外星文明所在的行星,甚至可能将行星扔到其他恒星轨道。当然,团队表示不应该太过于想象在这些辉煌的恒星系统中发生的物种进化和先进的外星文明等问题,需要更多的观测数据来验证球状星团是否适合居住。

事实上,目前科学家在球状星团中只发现出一颗行星,毕竟距离地球最近的球状星团有数千光年远,尤其是在星团拥挤的核心中找到行星相当困难。但是有可能在球状星团的外围探测到凌日行星,天文学家甚至可能通过引力透镜发现自由漂浮的行星,其中行星的引力会放大来自背景恒星的光。因此迪斯蒂法诺希望用SETI搜索方法瞄准球状星团,可能是一个机会,毕竟150个目标远没有1000亿那么令人生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给它点赞(三连击)!

来源:八两科学

相关阅读 >>

又是第一!

为科研人员“减负”!多份重磅文件发布

马斯克再放狠话:扎克伯格一回家,就将登门讨教

如果苹果对 iphone 15 的 usb-c 接口加密限制充电,可能违反欧盟法律

游戏王开山之作决斗王国篇浅析,一代人的dna动了!

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明年将趋于平稳 semi预计1090亿美元

泰国亚航客服电话大全已更新2023(已更新中/更新)蚂蚁回应外派员工被调查:当事人已离职,对此类

galaxy tab s8现身跑分数据库 搭载骁龙898处理器

苹果ios/ipados 15.2正式版发布:app隐私报告上线

经合组织:针对科技巨头的全球税收改革推迟到2024年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