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11108033858566820813.html,侵删。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昨晚(11月7日)开始首次“漫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进行舱外作业,航天员叶光富在舱内配合支持。本次出舱活动主要任务是安装机械臂转接件和悬挂装置,更使王亚平成为了我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航天员翟志刚出舱后招手/来源于中国载人航天公众号
航天员王亚平顺利出舱/来源于中国载人航天公众号
昨天(11月7日)晚上8点28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 、王亚平身穿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在舱内的航天员叶光富,配合支持舱外操作。两名出舱航天员采取不同方式到达舱外指定作业点,翟志刚搭乘机械臂,王亚平进行自助爬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机械臂捕获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张文明说:
张文明:一名航天员是机械臂带着过去的,它上面有操作台,可以携带很多工具和设备。机械臂的大范围转移是地面在操作,但是接近操作点的时候,需要根据现场的情况,舱外和舱内航天员协同,微调是由舱内航天员来进行操作的。在舱壁上有扶手,另一名航天员沿着舱壁爬到作业点,路径是会短一些。
翟志刚搭乘机械臂前往作业点/来源于央视直播画面
王亚平自主向作业点行动/来源于央视直播画面
今天(11月8日)凌晨1点16分,经过约6.5小时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先后完成了机械臂悬挂装置与转接件安装等任务,为后续空间站的大、小两个机械臂顺利连接组合做好准备。张文明介绍:
张文明:空间站上有两个机械臂。一个是天和核心舱上的大机械臂,也是这次支持航天员出舱的。明年,咱们还要发射“问天”实验舱,上面安装了小机械臂。咱们大臂有10米长,小臂有5米长,它俩组合起来之后,在空间站的工作范围就大了很多。
翟志刚和王亚平即将返回天和核心舱/来源于中国载人航天公众号
从左到右为:叶光富、翟志刚、王亚平/来源于中国载人航天官网
随着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三号乘组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翟志刚时隔13年后再次进行出舱活动,王亚平则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中国航空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王亚男说:
王亚男:这次王亚平的出舱活动,应该是一个重要的验证环节,考察女性在太空作业会有哪些工作的特点,对于中国空间站的未来的建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可能未来的很多乘组,都有这种男女航天员混搭的架构,在技术上、装备上、整个的操作流程,要保证乘组每一个人都具备出舱活动能力,能够合作完成比较复杂的工作。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10月16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一共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继续按计划开展技术试验等工作。
记者 孙媛 编辑 孙媛 主编 程艳
来源:1039调查团
相关阅读 >>
飞傲发布e10k 解码耳放type-c版:搭载 xmos 芯片
华硕发布wi-fi 6e pcie网卡:老爷机飙上3gbps
20年北斗完成全球组网,印度却拒绝使用,原来自主研发已取得成功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