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2.14亿年前生活在格陵兰岛的新恐龙物种


本文摘自太平洋电脑网,原文链接:https://news.pconline.com.cn/1468/14683065.html,侵删。

根据一项新研究,双足恐龙Issi saaneq生活在大约2.14亿年前,生活在现在的格陵兰岛。 它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长颈食草动物,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陆地动物蜥脚类恐龙的祖先。它是由来自葡萄牙、丹麦和德国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的,其中包括哈雷–维滕贝格马丁·路德大学(MLU)的科学家。新恐龙的名字向格陵兰的因纽特语致敬,意思是“冷骨”。该团队在《Diversity》杂志上报告了他们的发现。

研究发现2.14亿年前生活在格陵兰岛的新恐龙物种

1994年,哈佛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在东格陵兰的一次发掘中首次出土了恐龙的最初遗骸——两个保存完好的头骨。其中一个标本最初被认为来自板龙,这是一种著名的长颈恐龙,三叠纪时期生活在德国、法国和瑞士。只有少数来自东格陵兰的发现被准备和完整记录。“发现众所周知的板龙的近亲令人兴奋,其中数百只已经在德国发现,”来自 MLU 的合著者奥利弗·温斯博士说。

该团队对骨骼进行了微 CT 扫描,这使他们能够创建内部结构和仍被沉积物覆盖的骨骼的数字 3D 模型。“两个头骨的解剖结构在许多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例如骨骼的形状和比例。这些标本肯定属于一个新物种,”主要作者 Victor Beccari 说,他在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2.14亿年前生活在格陵兰岛的新恐龙物种

食草恐龙Issi saaneq生活在大约 2.14 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正是在这个时候,超大陆盘古大陆分崩离析,大西洋开始形成。哥本哈根大学的 Lars Clemmensen 教授解释说:“当时,地球正在经历气候变化,这使得第一批食草恐龙能够到达欧洲及其他地区。”

新物种的两个头骨来自一个未成年和一个几乎成年的个体。除了大小,骨骼结构的差异很小,只与比例有关。新的格陵兰恐龙不同于迄今为止发现的所有其他蜥脚类恐龙,但它确实与在巴西发现的恐龙有相似之处,,它们的年龄将近 1500 万年。它们与来自德国的板龙一起构成了板龙科:体长可达 3 至 10 米的两足动物。

新发现是格陵兰恐龙物种独特的第一个证据,它不仅增加了晚三叠纪(2.35亿-2.01 亿年前)恐龙的多样性,而且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恐龙的进化途径和时间线。在地球上生活了近 1.5 亿年的标志性蜥脚类恐龙群。

一旦科学工作完成,化石将被转移到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

相关阅读 >>

原神:这才是本命角色的感觉,第一眼就认定了,哪怕只是四星!

苹果股价再创新高,市值接近3万亿美元

工信部公布2022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名单

全国首个城市更新碳中和酒店,落地上海南京东路商圈

美特斯邦威回应出海:已通过速卖通取得初步成绩

紫光集团重整细节曝光:清偿方案"三选一" 有望实现100%清偿

xbox又更新头像:《死亡搁浅》pgp看来真的要来了

新版本大规模装备调整,这些自定义词条将得到优化加强!

格力涉足预制菜?董明珠:将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

半导体销售连续6个月放缓,全球经济衰退担忧加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