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数据智能化咋治理生态环境?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11112214438457272247.html,侵删。

河流水质分析还靠人工?重点污染因子和重点行业怎么筛查?生态保护红线如何守护……在大数据时代,如何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生态环境管理效率和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11月12日,记者从重庆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中心成功入选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组织的《国家人工智能社会化治理重庆生态环境特色实验基地》,这也是重庆市唯一一个生态环境领域的国家级实验基地。

重庆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中心联合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共同研发的“流域水环境智慧管理平台”,是重庆市科技局响应市委市政府《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行动计划》启动的重庆市2018-2019年智慧城市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专项社会民生类-----智慧环保主题重点项目。

重庆市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大数据技术室主任刘晓介绍,该平台具备水环境问题分析、污染类型识别、排放量动态估算等智能化功能,有效将水环境问题溯源时间由月度溯源缩短至小时溯源,溯源精度由流域尺度提高至河段溯源、乡镇溯源和污染类型溯源,极大提升溯源效率和精度。

目前,“流域水环境智慧管理系统”覆盖璧南河流域面积1060平方公里,覆盖河长95公里,服务流域人口93万人,推动水环境保护工作从人防到技防转变,重庆拟在“十四五”期间向全市40个区县推广应用。

在重庆市生态红线监管系统大屏展示上,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绿盾”行动和环保督察查处的问题及整改情况,还能查到自然保护区不同年份的映像对比等。

“这套系统已于2020年6月正式上线业务化运行,应用于市生态环境局和38个生态环境局200余个用户,有效支撑了国家‘绿盾’、中央环保督查等专项行动,为重庆自然生态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科技支撑。”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套集生态问题台账管理、环境空间管控、大屏展示、勘界定桩、影像处理和移动巡查APP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监管系统,集成了全市高分遥感影像数据、2.04万平方千米生态保护红线、58个自然保护区、220个自然保护地及2845个问题台账监管数据库,依托重庆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衔接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互联互通,构建了国家与省市级、区县三级的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功能,明确了生态保护红线台账数据的获取、存储和维护等构建内容。

“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的卫星影像识别、地面无人机现场核查以及地面的视频智能监管构成的这一整套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的智能化监管系统体系,生态环境部门能高效的发现问题所在。”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38个区县的生态环境部门200余个用户按月填报现场核实并填报生态问题台账进度。市级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审核并根据整治进度进行考核,同时上报国家和市级规划与自然资源部门、林业部门等相关部门,实现了自然生态保护管理的“发现问题--现场核查填报--整治进度填报”闭合管理。

上游新闻记者 郑三波

来源:上游新闻

相关阅读 >>

报告:苹果独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75%的利润

中国移动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集采:烽火、浪潮等7厂商中标

避免同质化,智能手机逐渐有了小“芯”机

中国移动董事长谈人工智能:ai能力去年已实现30多亿元变现

汽车智能化如何保证可靠性和安全性?这场圆桌对

人工智能深度调查:用过ai工具的人并没想象那么

外交部:高度重视预防和管控人工智能相关风险挑战

广州首个空中智能交通试点启动!汽车出行+空中出行完美结合

大数据与隐私保护孰重? 隐私计算如火如荼

苗圩:中国汽车行业决定胜负在智能网联下半场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智能》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