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11118225057945930896.html,侵删。
今年的双十一硝烟散尽,但余波未了,虽然很多平台最终未公布成交额,但仅从李佳琦、薇娅直播间的喧闹中,就可以看出走过十三年的双十一热浪,依然火热, 其直播带货更是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
据报道,从10月20日开始的双十一预售,仅12个小时, 李佳琦、薇娅两个直播间的预售额就超过200亿。其中,李佳琦带着439件商品开播,吸引了2.5亿观看人数,销售额高达115亿元,创下新纪录;薇娅直播间则涌入2.4亿人次观看,带来了85亿元销售额。
两个直播间的销售额,不仅超越了2012年双十一全平台全天的销售总额,追平了2019年双十一当天淘宝直播的总交易额, 更是碾压了4000家上市公司全年营收。
亮眼的数据羡煞了众多企业和互联网平台,同时也让众多传统媒体汗颜,为什么在新风口面前, 传统媒体每每都要落后一步呢?为什么拥有强大资源的传统媒体,总是被别人捷足先登呢?
有人一直说,薇娅和李佳琦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我们不能否认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给了李佳琦、薇娅更多施展的舞台, 但如果仅仅是谈及此,那也是有避重就轻之嫌。
长期来看, 传统媒体面对新产业、新趋势总是慢半拍是一直存在的现象,无论是报纸或是广播电视,在新媒体的发展上就有着严重的误读,总是幻想着“内容为王”可以包打一切,但风口的变化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短短几年时间,新媒体从仅仅是新的传播渠道到如今的不可或缺, 不能不说当初传统媒体的“不理会”甚至是“看不起”,为自己的发展之路埋下苦果。
如今,当曾经的新媒体也成为传统媒体之时, 直播、短视频成为新的风口,我们虽然认识到其发展之重要, 但又苦恼为何就不能培养出李佳琦和薇娅等头部直播人才。
所谓体制机制的话题本来是已经说腻了的,但不得不说,这确实也是其桎梏之一。
首先,传统媒体的容错机制就是障碍之一。
无论是薇娅还是李佳琦,都有过无数次失败的经历。曾经在北京动物园练摊的薇娅,虽然一度签约环球唱片,但最终回归商圈。面对双十一购物的兴起,曾经拥有7家线下门店的薇娅,经历了销售收入大幅下跌的艰难时刻。敢于破釜沉舟的薇娅毅然关掉门店,进军电商, 同样经历了严重亏损、持平到火爆的曲线图。
试想,如果是在传统媒体,会给每个创业者多少时间犯错误,会给多少亏损额度,同时在悠悠众口之下,又有多少人敢于去冒险,又有多少领导敢于给下属更多的创新时间。 也许刚刚出现亏损,整个项目和团队就已经处于被下马的危险。
其次,传统媒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也是重要条件。
有着“口红一哥”称号的李佳琦,与薇娅稍有不同,曾经站柜台的李佳琦凭借勤奋和肯吃苦,被公司选为主播,从此开启了直播带货的亦苦亦甜的主播生活。为什么说亦苦亦甜?没有人会理解每天直播6小时的痛苦,且不说口干舌燥,就是坐在椅子上长达6小时,都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我们经常在体制内单位听到员工常说的抱怨词,“我挣多少钱去这么拼命”?这就是真真实实的现状。
薇娅和李佳琦无论是前进一步或是后退一步, 都会面临着公司“生与死”的难解之题,唯有咬紧牙向前走才能有生的希望。 而体制内的我们,有多少人会考虑单位的生与死的问题, 又有多少人会为了实现新旧媒体的动能转换而拼命向前。
最后,传统媒体的员工上升通道是否鼓励这类人才的培养?同时其领导又是否认同这类人才,都决定了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最终走向。
有人说,薇娅和李佳琦的运气好,一脚踩中了直播风口。此想法异常浅薄,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与失败,一切都与自身的见识、眼光以及勤奋密切相关。
而习惯了跑选题、开会、写稿的传统媒体人, 有着不一般的见识,但却缺少实践的能力和对破釜沉舟的勇气。同时,在几十年“内容为王”机制下, 新媒体员工的上升通道仍然趋窄,而领导对其重视程度也是参差不一,这些都是传统媒体目前的短板之一。
及此,想说 传统媒体不一定以培养薇娅或李佳琦式的主播为目标,但要培养出既有主流意识,又有新媒体思维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当务之急。同时,要建立起符合实际的薪酬机制和人才使用机制,敢于用人也敢于放手锻炼人,让其薪酬与所付出成正比,并在实践中为其创作最佳的工作环境。
总之,在新的风口面前,传统媒体在短视频、中长视频等方面初步尝到了甜头, 希望能够在培养人才方面能够向前一步,为迎接下一个风口打下良好基础。
来源:搜狐
相关阅读 >>
2021年机器人产业融资图景:工业机器人上游赛道火热,医疗机器人“风口”渐起
智行旅行全国热线电话已更新2023(公布/今日)一部未拆封的初代 iphone 将在近期拍卖,贴有罕见的 “lucky you”红色贴纸
苹果 iphone 14 pro 系列的 aod 全天候显示屏可智能关闭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