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11203234924401469918.html,侵删。
图片来自国家天文台
十年前,当有人在网上发帖问:“国际空间站何时轮到中国人上去?”一条霸气十足的回复是:“中国人要上就上自己的空间站!”
如今,梦想成为现实。今年4月29日,随着“天和”核心舱发射,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组建阶段。预计2022年前后,中国空间站将完成建造并进入应用于发展阶段。
未来,我国将择机发射大口径、大视场的空间天文望远镜“巡天”,用于宇宙天文观测,可谓中国空间站的“旗舰项目”之一。
巡天空间望远镜建设进展如何?12月3日晚,中国天文学2021年学术年会的专题讲座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詹虎分享了新进展。
詹虎介绍,一般情况下,巡天将与中国空间站保持共轨飞行的状态,即各自独立,却互伴不离。在需要进行维修或者升级时,又可以短期停靠在空间站。
就空间望远镜而言,哈勃望远镜在轨运行已经超过30年,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巡天”对标的就是哈勃望远镜,但是它的口径为2米,视场要比哈勃望远镜大300倍,这意味着“巡天”的视野更为宽阔。
詹虎透露,巡天空间望远镜的第一代仪器搭载了许多精测模块,包括巡天模块、太赫兹模块、多通道成像仪、积分视场光谱仪和系外行星成像星冕仪。这些仪器将依托各自特点开展观测,既可以精细化观测,也可以无差别“巡天”,而后者往往能够发现更多未知天体。
专题讲座直播截图
按现有的初步科学规划,空间站巡天望远镜的服役期预计为10年。詹虎介绍,十年中,“巡天”会用70%时间开展大面积高分辨率巡天观测,“相当于对观测区域做一个‘普查’。”
此外,空间站巡天望远镜还拥有从近紫外到近红外波段的多种滤光片。这意味着能看到天体更多、更准确的颜色信息。
巡天空间望远镜会帮助探索一些宇宙的基本问题,例如,可以用大规模巡天与超深场观测去研究宇宙的加速膨胀,预期将在“两暗一黑三起源”(暗物质和暗能量;黑洞;宇宙起源、天体起源和生命起源)等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至于“巡天”的最新建设进展,詹虎透露,预计2022年末,将完成初样鉴定件研制。
来源:天目新闻
相关阅读 >>
美国 5g 网速报告:苹果 iphone 14 pro/max 击败三星 galaxy z fold 4
不会缩水!制作人称《生化危机4重制版》的流程长度维持原作水平
中原银行汽车金融客服电话23已更新(实时/已更新)美国政府逼要“商业机密”,芯片巨头很纠结
中国高新技术论坛高交会期间同步举行 行业专家热议人工智能未来走势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