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Tech+大科学装置LAMOST二期工程将搬家 青海冷湖成为目的地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11204220614967690866.html,侵删。

在世界天文学观测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具有重要地位。它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主要用于光谱巡天,就是观测来自宇宙远处的“星光”。

“2011年以来,LAMOSTA经历了先导巡天、一期低分辨率光谱巡天、中分辨率光谱巡天测试等阶段,发布了包括1723万条光谱和775万组恒星参数的数据集等,是国际上其他巡天项目发布光谱之和的2倍。”12月4日晚,在中国天文学会2021学术年会的恒星与银河系分会场,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永恒介绍。

如同指纹一般,每个化学元素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谱曲线。天文学家只要能得到天体的光,就可以通过光谱分析,得知星体由什么物质构成。由此,LAMOST通过捕捉天体可见光波段的光谱,帮科学家分析来获知遥远星体的信息。

LAMOST资料图

过去十年,借助LAMOST,科学家们发现过恒星级黑洞,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发现了被称为宇宙中“最大充电宝”的锂元素含量最高的恒星;还发现了上万颗富锂巨星候选体,构建了目前国际上数据量最大的富锂巨星样本……

当前,LAMOST安放在位于河北省兴隆县连营寨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地处燕山主峰南麓海拔960米处。

不过,LAMOST二期正筹划着搬家。

会议上,赵永恒头透露,按计划,2018年至2023年,LAMOST会进行二期中低分辨率光谱观测阶段。为了获得更好的观测效果,保持观测优势,LAMOST二期工程将搬至青海冷湖。

此前,《天目Tech+》报道过,国家天文台创新团组首席研究员邓李才团队,经过长达三年的连续监测,找到了建设天文台的绝佳位置——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镇。(#天目Tech+#专访丨青海冷湖登上《自然》 这片“天文乐土”为何受到关注?)冷湖的赛什腾山上夜空晴朗,日照充沛,大气干扰小,有相对优越的交通,也十分安全,尤其是视宁度高——这是获得优异天文观测结果的必要条件。

会议直播截图

赵永恒透露,LAMOSTA二期工程将分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将升级光纤和单元,光谱仪也将从16台扩展至30台;第二阶段望远镜口径将从4.9米提升到8.4米,光谱仪将继续扩展至60台,巡天规模实现从千万条光谱提升至上亿条光谱。

同时,按计划,LAMOSTA二期工程第一阶段将历时4年建设,1年搬迁。

来源:天目新闻

相关阅读 >>

斛珠夫人:帝旭不配被爱?愧对紫簪折磨缇兰,失去一切才后悔

静宁苹果首次通过跨境电商b2b模式出口

被围剿的中年苹果,如何破局?

努比亚z50ultra手机系统固件更小,不可卸载应用仅8个

爬虫技术成就了这些商业公司

元旦、春节能否回家?权威解答来了

探寻绵阳无人机产业发展密码

《仁王》系列销量超700万套 网友:快登陆xbox!

西班牙电信拟在2022年上半年削减多达4000个岗位

如何保障ai安全?openai详细解答,将积极与各国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