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脸”吃饭的机会来了,你敢卖吗?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11221112535517479245.html,侵删。

有网友戏称

“作为打工人,今天才知道自己身上最值钱的地方——可能是我的脸。”

为什么这样说呢?

# 机器人公司20万美元买人脸使用权 #

最近,一家名为Promobot的俄罗斯机器人公司愿意出价20万美元(约127.6万元人民币),购买真人的脸和声音的永久使用权用于机器人开发。报道称,他们想要的是一张“和蔼可亲”的脸,对性别和年龄都没有特别要求。至于为什么一定要用真人面孔,该公司没有进一步说明。

据报道,这家名为Promobot的公司以生产“超现实的、类人”机器人而闻名。2019年,Promobot公司推出了AndroidRobo-C,这是一款可以按照任何人的外貌来制作的定制机器人。

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看到一个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可能会觉得十分有趣,但如果这是个机器人,大家又会是什么感受?如今,这样的画面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虽说按照上述条件,卖“脸”卖的似乎只是肖像权,如果不损害名誉,好像也不是不行,卖了还可以一夜暴富。但在这个刷脸时代,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说不定在某一天,可能这个20万美元前脚进你口袋,后一秒就被“脸”刷走了。

所以,我国高度重视对人脸信息的全方位司法保护。今年7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8月20日,我国正式出台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并于11月1日起施行,这也标志着敏感个人信息进入了全面监管时代。

上述司法解释和法律对人脸信息的规制有很多,比如,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需满足“特定目的”及“充分必要”。这一点与我们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就是小区物业不得仅以人脸识别作为唯一门禁方式。又比如,处理人脸信息,除了要告知处理信息的规则,明示处理的目的、方式、范围等一般规则外,还应当告知个人该信息的必要性以及对个人的影响,并单独征得个人的同意。

国家对人脸信息的重视程度,不仅是从个人信息保护出发,还在于人脸信息属于数据信息,是优化公共服务的数据支撑,具有公共资源属性。保护人脸识别信息,一定程度上是保护网络安全以及国家整体安全。

在黄小明看来,人们“卖脸”给机器人需要付出的代价着实不小。一方面,要战胜自己与生俱来的对“非我族类”的排斥和恐惧心理;另一方面,还要做好个人隐私遭到泄露和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准备。

看完这些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

是否还愿意

把脸“卖”给机器人?

来源:崇州市人民检察院

相关阅读 >>

惊悚游戏《homebody》预计将于2022年内发售

爆款预定!供应链证实iphone 13 pro将有新配色

grand tree大树量化-安全/专业/稳定/复利

unix 操作系统 netbsd 9.0 发布

机构:iphone占4月全球手机畅销榜前四 se3在日本智能

用户反馈:升级 ios 17 后,会重新打开此前禁用的“重要地点”选项

支付宝app更新隐私保护功能

dnf:110级属抗二次调整,双属强时代降临

手机“怼”脸!书博会上直播带货忙

又到星光闪耀时!他们获得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