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政产学研用”完整链条 构建人工智能“中国体系”


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1-12-24/1603842.htm,侵删。

(计育青/文)如今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此来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同时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在应用需求的带动下,国内人工智能产业一直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不过应用要发展得好,首先需要打好稳固的基石,只有依托可用、好用、可信的AI基础软硬件平台,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才能真正为中国乃至全球数字化、智能化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AI发展事关国家战略

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布局作为重大战略,出台多种相关规划和政策鼓励各行各业投资研发,围绕强化核心技术发展、标准规范建设和顶尖人才发展等部署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

中国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也非常重视,2017年开始,从国务院到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以及各省市、地方政府,都发布了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和规划。2017 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2020年科技部印发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修订版)》中,将“推进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条件支撑”列为我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四大任务之一,指引全国十余个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建设。《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指出,“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 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这些政策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发展环境。

算力服务的“武汉模式”

武汉市是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也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科技部批复的18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之一就坐落在武汉。2020年12月,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开工建设,并于2021年5月底建成并投入运营,上线即饱和运营,让业界见证了项目快速交付、上线即算力资源100%使用的“武汉速度”。

武汉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对外提供公共算力、应用创新孵化、产业集合发展、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服务,并开创性地提出了服务产业的“武汉模式”。未来创新中心将承担构建本地生态发展团队的重任,探索出一条服务人员本地化,客户支持 精细化的生态发展的道路。目前创新中心已吸引100多家企业入驻,业务覆盖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数字农业、自动驾驶等数十个应用场景。创新中心还将通过行业使能套件,帮助企业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智能化转型,并形成规范化的指引手段。

许映童认为,随着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持续发展,“武汉模式”在国内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引领各地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方向。

相关阅读 >>

人工智能的性别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研究:苹果在美拥有最忠实的智能手机用户

“双十一”下的末端配送 智能物流机器人确保零接触

三星电子将exynos ap用于更多低端智能手机产品阵容

潍坊市“点线面”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从武汉模式走向中国模式,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中国样板”

canalys:2022年拉丁美洲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增长4%

tp-link语音智能中控屏介绍

喜马拉雅推出ai智能创作工具“云剪辑”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发言席栏目关注刘庆峰代表:利用人工智能提升百姓幸福感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人工智能》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