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聪者福音:手语翻译手套或将很快就会进入市场


本文摘自太平洋电脑网,原文地址:https://news.pconline.com.cn/1435/14358511.html,侵删。

据外媒报道,多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实验性的“智能”手套,它们可以将失聪者的手势转换成文本和/或可听到的语言。然而 这款名为“手语翻译手套(Sign Language Translation Glove)”的产品据称是首款能大规模生产的手语翻译手套。

失聪者福音:手语翻译手套或将很快就会进入市场

这款手套由中国呜拉拉科技公司生产,用户可以将其戴在右手上,然后通过蓝牙跟智能 手机 上的订阅应用配对。它在每根手指上都安装了双向弯曲传感器,在手掌上安装了IMU(惯性测量单元)--传感器可以跟踪手指的姿势,而IMU则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跟踪手套的运动和位置。

失聪者首先将戴着手套的手垂在身体两侧,然后握紧拳头来启动设备。一旦它发出嗡嗡声就意味着设备已经准备运行,之后,他们举起手并用公认的手语做出必要的动作来传达信息。信息完成后,他们要再次放下手同时弯曲手指并伸直拇指从而让手套知道他们已经完成了当前想要表达的东西。这时,设备会再次发出嗡嗡声以证明它理解了。

他们的信息随后会以屏幕文本和合成语音的形式通过应用传递。在看到和听到这些信息后,听力正常的人可以对着手机的麦克风说出他们的回应。这个反应将以文本和手语的形式显示并由一个动画化身执行并让聋哑人能够理解它。

作为一个额外的好处,该设备将最终能够弥合说不同语言或使用不同手语的人之间的沟通差距。如,手套佩戴者要用德语手语回答一个问题,那么该应用可以将问题翻译成英语语音和文本,当另一个人(听)用英语口头回应时,他们的回应就可以被翻译成德语文本和动画德语手语。

手套本身是可清洗的,因为它的主要电子模块是可拆卸的。据称,一次90分钟的电池至少可以使用8小时。

据呜拉拉介绍,这项技术已经在中国部分地区使用,其识别“8000多个”中国手语术语的准确率达到了95%。该公司目前正在开发新的数据库从而使该应用能够理解英语、俄语、法语、日语和德语等口语和手语。

据悉,这套手语翻译手套目前在Kickstarter筹款。如果一切顺利,消费者只需支付595欧元(约704美元)就能得到一套。未来它的零售价大概需要3000美元。

相关阅读 >>

曾经的第三大cpu架构:彻底终结了

百度地图新增新能源导航2.0,号称智能充电规划,长途放心出发

oppo刘波:未来oppo一定会在高端市场拿到前三

乔布斯亲手编号的 apple-1 “byte shop”电脑拍卖:仍可正常运行

windows 11 build 25136发布:文件管理器标签功能回归

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微软没有造车计划

苹果股东大会:支持库克9900万美元薪酬方案

美国推出会呼吸会出汗机器人:全身35个独立感应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漫画

飞信停航 运营商不舍社交赛道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