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上天入海,玻璃支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11226182732559254614.html,侵删。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袁斯茹

一块全透明“创口贴”,贴上后不仅能释放离子和矿物质加速伤后愈合,还能在手机上随时查看伤口情况。12月26日,在深圳举行的2021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介绍了玻璃的最新应用,而以“生物传感贴”为代表的智能医疗只是其中一种。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

潜心打磨近40年,彭寿是玻璃行业的顶尖专家。从0.3毫米,到0.15毫米再到0.12毫米……2018年,他研发出当时的世界最薄玻璃,一举获得玻璃行业“奥斯卡奖”——美国陶瓷学会硅酸盐技术创新领袖奖。

论坛上,彭寿表示,世界最早玻璃制品诞生于约公元前4000年的苏美尔文明时期。经过6000年发展,玻璃早已被赋予了更多想象。从柔性屏、太阳能、医药包装到卫星,玻璃早已渗透到新型显示、新能源、生物医药、深海深空等多个领域。

△玻璃用于太阳能产业

“比如我们团队自主研发并生产出中国首支疫苗用中性硼硅玻璃管,成为新冠疫苗包装用关键材料,并实现了稳定量产,保障了我国药用玻璃产业链安全稳定。”彭寿表示。

在“上天入海”的众多应用中,他特别提到,玻璃已成为支撑我国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新材料。首先,促进新型显示技术的更新迭代。“一代玻璃一代显示,从液晶到柔性到激光再到元宇宙,显示玻璃是显示技术进步的关键引导。”彭寿说。第二是太阳能产业。太阳能的事业就是玻璃的事业,玻璃可用于集中光伏发电、光热发电等应用。第三是国防安全,激光玻璃、氟化物/硫系玻璃等可用于预警、导航等。第四是生产生活,医药包装、深海探测、交通运载、半导体封装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玻璃应用。

彭寿表示,目前,我国实现了显示玻璃“从小到大、从厚到薄”,新能源玻璃“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特种玻璃“从弱到强、从强到精”。“我国玻璃行业已走在创新引领的路上,并为人们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他说。

审读:喻方华

读创编辑陈姝

来源:深圳商报

相关阅读 >>

中手游2021年营收39.57亿,海外收入同比狂增72倍

业界人士爆料小岛秀夫新作为《overdose》

王者荣耀:新赛季法师上分靠谱,米莱狄不缺蓝,高渐离拿五杀

性能翻番,索尼 ps5 pro 游戏主机关键规格曝光

晨报e3重回线上 夏日游戏节继续开办 美服eshop特惠

有惊无险!两个足球场大的小行星划过地球

《崩坏3》2.8版本最新宵宫攻略,圣遗物追忆与余响的争论

卓胜微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4.84亿元 同比增长76.61%

特斯拉宣布powerwall新里程碑:已安装了25万套

60%娱乐小组将关闭? 豆瓣辟谣:系谣言,造谣账号已禁言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