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浅语科技,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103200810831476640.html,侵删。
说的对也不对,的确中韩美应该是体量最大的,几乎能够占到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还要多一些,尤其是中高端的市场,那更是几乎被这几个国家垄断,但不对的是,其实各个国家可能都有自己产的品牌,也就是本土化的产品,尽管有的产品是贴牌,但他确确实实也属于本国产品。
比如俄罗斯的yotaphone,当年还被当做国礼。印度除了小米OPPO,vivo三星和苹果之外,还有一小部分市场是被自己本土的品牌所占据,日本也有自己的索尼,至于欧洲如今已经是三星苹果的天下,华为以前也有着超高的市场份额,如今小米,OPPO,vivo等等也要打进欧洲市场。
而当年,欧洲可是有诸多的手机品牌,甚至连西门子也造手机,更不要提如日中天的诺基亚飞利浦,爱立信等等,美国市场也有黑莓摩托罗拉等品牌!
但进入到智能手机市场之后,基本被中国美国以及韩这几家的手机巨头瓜分,这其中三星是全球销量第一,总体上市场战略率非常高,而且高端化的产品利润率也相对更高。苹果的销量相比于三星要略低一些,但利润率却是整个智能手机行业之最能够达到60%~70%。
剩下的则是中国的国产手机,包括华为,vivoOPPO小米等等,以前华为的市场份额总体上比较高,利润率呢也相对不错。现如今整个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成为vivo小米OPPO荣耀等等这一类厂商的天下了。
纵观智能手机市场的演变以及功能机时代,明星产品的衰退可以看出德制造业者得天下,中日韩都是东亚乃至世界的制造业聚集地,同时又拥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由此衍生出了各个智能手机品牌,而日本因为老龄化严重,社会的活力不足,再加上用户群体的有限,导致了日本在智能手机产品包括互联网产品都是成溃败之时,没有自己本土的品牌。
而日本唯一拥有的索尼手机,也因为此前相机部门和智能手机部门两家不和,长期没有办法握紧拳头一致对外,导致索尼手机的竞争优势并不大,而且索尼在设计以及需求理念方面也做得并不好,这原因就是因为日本已经进入一个低欲望的时代,没有竞争就没有欲望去改进,更不要提苹果,在日本市场同样是对索尼降维打击。
这其中最有特点的歧视,当属苹果公司,一方面制造业从美国搬出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到美国稳妥没有制造业的苹果却依然将iPhone做成了全球最畅销的手机品牌,尤其是高端化的品牌。这背后就是因为乔布斯的理念引领了整个智能手机时代,而iOS系统又一直在软件操作系统方面登顶,再加上评估过强大的研发能力,a系列处理器的强势功耗比,这就保证苹果可以依托中国的制造业来为iPhone制造产品,在保证成本压缩的前提之下,利润率还能够进一步的提升。
国产手机之所以能够逆势增长,这确实得益于iPhone的引进,我们知道当年引进iPhone的生产线之后,由此加速完善了整个智能手机供应链体系的建立,这意味着国产手机可以轻而易举的就采用和苹果同样的供应商的一些产品来组装智能手机产品,也同样有着富士康等等顶尖的代工厂商来代工,再加上开源的安卓系统,国产手机就像坐上了火箭,只用了几年时间就成长为多个巨头!
而隔壁国家之所以能够酝酿出三星这样的超级巨头,还在于它的半导体行业,包括液晶面板技术等等非常的成熟,三星的电子能够给三星手机供应几乎所有的元器件,这意味着三星手机能够从供应链体系上来引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但三星依旧在中国市场败退。
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简直可以称作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一方面这里有庞大的单一市场,即便是目前已经销量下滑,每年的销量仍旧能够突破3亿部,另一方面这里有最多的智能手机品牌,各家之间的竞争就足以促进整个供应链体系的进步,促进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
对于其他地区来说很难扛得住,中美韩三家的产品,在高端化市场上,苹果和三星已经站稳了脚跟儿在中低端的产品上,其他地区完全没有办法,在规模化上和国产手机相比,规模化意味着标准化,也意味着价格的廉价化。
长此以往来看,如果国内智能手机厂商或者说供应链体系也朝着三星电子那样的发展方向,去恐怕未来整个全球只剩下两家手机厂商,那就是中美,韩在很多领域其实都存在于可以替代的环节。
相关阅读 >>
“人工智能50强”女科学家茵玛·马丁内斯:探索太空,人类绝无可能孤军奋战
智能手表怎么选?2023年高端国货品牌智能手表排行榜前十名!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手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