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黑色无烟煤变身绿色高端炭材料,中科院煤化所七〇九课题组推出新成果!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104081723266570069.html,侵删。

“我们使用无烟煤作为原料,突破了高效脱灰、炭化喷料等共性的关键技术,完成了煤基快充石墨的新技术研发,建成了吨级煤基快充负极材料试验示范线,获得了低成本高品质的煤基快充石墨负极材料,实现了节能减碳的目标。”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近日又传来好消息,由陈成猛研究员带领的709课题组科研团队,聚焦于储能和电子领域的先进炭材料,将常见的无烟煤变身为绿色高端的炭材料,解决了锂电池“充电焦虑”的关键技术问题,立足煤炭资源优势,突破了产业发展瓶颈。

商用锂电池出现后,凭借其续航时间长、使用寿命长和体积小等优势,在电动汽车、储能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如今,商用锂电池的续航能力已翻了三倍以上,但高效安全地快速充电仍是难题之一,制约了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原来,商用锂离子电池快充能力的限制因素主要是负极材料。这是因为作为负极材料的石墨结构使得锂离子传输路径变长。在快速充电过程中,锂容易在负极表面析出,造成锂的损失、容量的衰减,由此还可能发生因短路引起的安全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工业中在负极充电设计时常通过减少石墨微晶结构,增加孔隙率来实现。事实上,无烟煤本身就具有这些特性,将煤炭通过石墨化就可以转变成符合要求的快充石墨负极材料。

按照这个思路,在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陈成猛研究员带领709课题组,以山西、云南等地盛产的无烟煤为原料,突破了高效脱灰、煤炭炭化燃烧/喷料等共性关键技术,完成了煤基快充石墨技术开发,建成了吨级煤基快充负极材料的试验线,获得了低成本高品质煤基快充石墨材料,实现了制造端材料固碳,应用端节能减碳的目标。

目前,该项目经过材料物化性能、加工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评测,实现了性能优化,并完成了吨级产品定型和工艺固化,形成了成熟可靠的“材料+应用”解决方案,所开发的样品已在孚能科技等多家锂离子电池企业展开试用评测。而且,该项目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申请国家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主持制定国家标准1项。

太原日报 记者 郜 蓉通讯员 郭晓倩

来源:太原发布

相关阅读 >>

pico 4 pro vr一体机评测

工信部印发《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

浩宇星帆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千企之光”项目启动仪式在青岛举办

瑞丽航空全国客服热线电话2023(实时/更新中)苹果获得新专利:磁性设计免系鞋带

苹果新专利:vr/ar 头显将有连续互通功能,与其它设备联动

马化腾调侃腾讯业绩:像自己的腰一样 不那么突出了

上海宝山区北部距离长江仅1公里的“绿色氧吧”开展指导工作

新营养素分析系统食品指南针帮助做出更健康的选择

以社交之名 有圈钱之嫌 “盲卡”瞄上低幼娃圈

市场火热监管却仍是盲区 盲盒行业呼吁加强自律和规范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