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105101505510300107.html,侵删。
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截图
去年7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自此之后游戏版号的审批就一直处于暂停状态,截至目前已接近半年。
“游戏版号是游戏上线运营的前提条件,是政府部门对游戏监管的重点领域。”诺诚游戏法团队负责人、江苏剑桥颐华律师事务所律师朱骏超对天目新闻记者表示,游戏版号的审批暂停意味着游戏公司的游戏开发项目达成后无法正式上线。
朱骏超认为,版号暂停审批在短期内对头部公司的影响不大,头部公司不仅有着版号储备,同时也有上线游戏业务收入支持。但对中小型游戏公司的影响较大,在此背景下中小型公司取得版号的机会减少,难度相对加大。
某游戏创业团队创始人华策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在版号停止审批的当下,很多公司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超休闲游戏上面。
移动营销平台Applovin在其官网中这样定义这类游戏:超休闲游戏(hyper-casual games)是轻量级、即时可玩的游戏,由于普遍较短的游戏时间短和易上手难精通的游戏机制,会吸引玩家不断把碎片时间花在这类游戏上。
相关超休闲游戏截图
“休闲、超休闲类的小游戏,包括H5(HTML 5)的中重度游戏,产品特点就是短平快。我接触过的H5小游戏,快的从签约到上线只需不到半年的时间,可以给公司带来一波快钱。”某港股游戏公司发行人士称。
根据App Annie公布的《2021年移动游戏解析》,2021上半年全球范围内手游市场,超休闲游戏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移动游戏下载量,下载次数达到68亿次,与两年前相比高出2倍,与3年前相比高出近5倍。此外,由巨量数据和Ohayoo公布的《2021休闲游戏研究报告》中也显示,包含超休闲游戏在内的休闲游戏在全球手游市场占据了78%的下载量。
超休闲游戏的特点就是“短平快”,开发成本低、迭代速度快,而且目前大部分超休闲游戏不需要版号,比如同属此类游戏《跳一跳》《合成大西瓜》等均没有相关版号信息。天目新闻记者查询了“微信小游戏”的开发文档,其中并没有要求游戏开发者上传游戏版号。
“超休闲游戏变现手段是游戏内广告(IAA),严格来说,此类模式也是需要获取版号的。但目前为止,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落地。”华策认为,超休闲游戏玩法相对单一,生命周期相对较短,而且在中国的买量市场获客成本也很难做到很低,而且这种营利模式一旦被禁止,对超休闲游戏来说便会造成巨大的打击。
除此之外,超休闲游戏还面临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款游戏的爆火会伴随着大量“换皮游戏”的产生。比如,《合成大西瓜》爆火后,很多玩法高度雷同,场景或画面做过微调的游戏,便以微信小程序的面目出现。朱骏超认为,“换皮游戏”存在明显的法律风险,涉嫌著作权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
对于超休闲游戏的未来监管方向,朱骏超认为,基于超休闲游戏无内购消费的特点,版号制度及防沉迷制度目前尚未对其有高度监管和限制。“但从当前对游戏行业整体管理收紧的趋势看,尤其是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将成为超休闲游戏下一个合规风险点。另外,依靠游戏内广告(IAA)盈利的此类游戏未来很可能会纳入版号监管,或者游戏备案。”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同年10月29日,教育部、中宣部、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从内容审查、时间限制、校内外教育配合和监管问责四个方面,要求各地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
随着防沉迷措施的进一步落实,成效已逐步显现。据伽马数据11月份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约85.8%的未成年人在玩游戏过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预计2021年未成年人流水占比将低于4%,未来这一比例还将持续下降。
来源:天目新闻
相关阅读 >>
新vr系统游戏mecholocation公开 可真实模拟舌音定位
2d横向卷轴游戏《自由星球2》将于9月13日发售 不支持中文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游戏》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