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新规规范杀熟、流量造假等,新华时评:算法不能变成算计


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2-1-7/1605582.htm,侵删。

当本应为公众使用互联网提供便利的算法变成算计时,加强监管以防技术被滥用就势在必行。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当其时。

算法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技术手段,指通过个性化推送、排序精选、检索过滤等向用户提供信息。对互联网平台来说,算法无疑是利器,既能快速有效筛出用户需求,满足其浏览阅读需要,又能及时锁定“金主”,通过“看人下菜碟”实现平台经济利益最大化,似乎是一种“双赢”。

然而,“被偏爱的有恃无恐”。通过算法向用户推送浏览阅读内容存在强制的特性,忽视了用户后续是否需要。更严重的是,一些平台通过大数据“杀熟”实行不合理差别待遇,利用算法诱导用户沉迷网络、过度消费,靠流量造假、刷量控评等影响网络舆论,甚至向年轻人推送特定不良信息……当算法变成算计,就滋生出种种乱象。

滥用算法会扰乱正常的信息传播秩序、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挑衅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公平公正和网民合法权益,必须加以整顿,促使其回归正确轨道,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服务。

法律法规的价值全在于执行落实。期待《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能得到切实执行,使算法技术在尊重用户、造福社会的前提下实现规范健康发展。

相关阅读 >>

“雪绒星”点亮冬奥场馆,铝合金编织成雪花,每条曲线都来自算法

经济日报刊文:规范“算法通知”助力更好维权

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算法推荐如何守好边界

马斯克否认修改算法优先推荐自己帐号:员工释放

需要坚持从数据保护到算法规制原则

首批基于商用密码算法的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标准项目发布会在长春举行

人工智能算法“照亮”月球永久阴影区,将助力阿尔忒弥斯计划确定登月点

终于知道改了?微信、淘宝等app上线算法关闭:取消个性化推荐

首届广州·琶洲算法应用国际大赛结果出炉 19个团队获奖

美团公开外卖配送“订单分配”算法规则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算法》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