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新规规范杀熟、流量造假等,新华时评:算法不能变成算计


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2-1-7/1605582.htm,侵删。

当本应为公众使用互联网提供便利的算法变成算计时,加强监管以防技术被滥用就势在必行。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当其时。

算法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技术手段,指通过个性化推送、排序精选、检索过滤等向用户提供信息。对互联网平台来说,算法无疑是利器,既能快速有效筛出用户需求,满足其浏览阅读需要,又能及时锁定“金主”,通过“看人下菜碟”实现平台经济利益最大化,似乎是一种“双赢”。

然而,“被偏爱的有恃无恐”。通过算法向用户推送浏览阅读内容存在强制的特性,忽视了用户后续是否需要。更严重的是,一些平台通过大数据“杀熟”实行不合理差别待遇,利用算法诱导用户沉迷网络、过度消费,靠流量造假、刷量控评等影响网络舆论,甚至向年轻人推送特定不良信息……当算法变成算计,就滋生出种种乱象。

滥用算法会扰乱正常的信息传播秩序、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挑衅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公平公正和网民合法权益,必须加以整顿,促使其回归正确轨道,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服务。

法律法规的价值全在于执行落实。期待《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能得到切实执行,使算法技术在尊重用户、造福社会的前提下实现规范健康发展。

相关阅读 >>

需要坚持从数据保护到算法规制原则

twitter开源算法到底揭示了什么?其实也没什么

国家网信办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发布 百度

大数据算法的多重困境,该如何破解?

科学家使用机器学习算法确定火星陨石的可能来源

人工智能算法“照亮”月球永久阴影区,将助力阿尔忒弥斯计划确定登月点

告别不当操纵 互联网算法推荐“戴紧箍”

华先胜谈ai未来:系统与算法结合——让ai更具生命力

姚志文:网约车聚合平台算法造成司乘维权困难

关店、裁员,便利蜂的算法“信仰”失效了?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算法》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