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107191739808521660.html,侵删。
2022春运火车票已经开售
很多所谓的“抢票加速”服务
再次大量上线
铁路12306曾多次回应
加速包并不能拥有优先购票权
既然都要在12306购票系统排队
为何这么多平台
设置种类繁多的抢票加速服务?!
近日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对此进行了体验
A平台
上海市消保委工作人员随机选择几条暂时无票的线路,发现抢票分为低速免费、快速10元、高速20元、高速30元、极速40元等几个等级,对应的预估抢票成功率也不一样。
这些不同等级的速度到底意味着什么?
B平台
工作人员在B平台选择上海虹桥至成都站硬座抢票,同样分了不同档次的抢票加速包,增加一个档次需要消费者多支付20元。同时,平台还在订票界面标注了具体的抢票成功率,如低速41%、快速44%、高速48%、光速62%。
这概率从何而来?
C平台
C平台分为普通用户抢票和会员抢票。普通用户抢票也同样根据所谓的“抢票速度”设置分级,而PLUS会员抢票则需要消费者支付每年88元的费用。
此外,还有抢靠窗、抢过道、5元/人的“24小时专人抢票”等抢票服务,都是需要收费的。
专人抢票和系统技术抢票有何区别?
D平台
D平台上同样有普通抢票和会员抢票。普通抢票分为6个等级,每次升速需要支付10元,最高需要消费者支付50元。另外还有铂金会员抢票,可连接所谓的“最高速服务器”。同样,也提供双通道抢票、抢靠窗、抢过道、夜间人工抢等服务。
上海消保委分析发现
这样的商业模式一本万利
首先,平台无非是在12306平台不断刷新余票信息,继而通过程序抢票。这项服务其技术含量和服务成本不高,抢票成功更多依靠运气。但就此动辄收取数十元,甚至上百元的服务费用是否合理?平台赚取“概率钱”的同时,还以此获得大量现金流。
其次,平台掌握和利用了消费者急躁和侥幸心理。消费者甚至愿意多支付一些金钱来增加自己成为幸运儿的可能。诸如双通道加速、VIP会员加速、加速包叠加、抢车厢抢过道抢靠窗等各种“玩法”应运而生。
再次,上海市消保委发现,平台把抢票成功率和用户等级、加速分级、车次选择等相挂钩,但其挂钩的规则和优先次序并不透明。消费者被不断灌输“加钱=增加概率”概念,被诱导盲目付费,实际对抢票成功率的高低、真假无从辨别。
最后,有些平台还有好友帮抢、好友助力等加速任务,更多的目的是挖掘消费者的私域流量,免费利用消费者人际资源,把消费者作为拉新引流“利器”。
对抢票“加速包”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分享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刘浩
编辑/裴莹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相关阅读 >>
中国移动魏冰:建设了全球超1/3的基站,服务了全球超1/3的客户
斗罗:80级唐三有多拽?隔空和波塞西交流感情,瀚海魔瞳真牛叉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