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浅语科技,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109234446381223812.html,侵删。
近日,一项由耶鲁大学领导的新模型研究表明,难以捉摸的暗物质可能被困在大爆炸后遗留的原生黑洞中。
理论上,暗物质是宇宙中的一种不可见物质,约占宇宙全部物质总质量的85%。尽管从未被观察到,但科学界有着这样一种假设,即暗物质由某种形式的奇异物质组成,包括无菌中微子、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IMPS)或与电磁辐射没有相互作用的轴子。
简而言之,暗物质不能吸收、反射或折射光。它存在的唯一线索就是,可通过重力与普通物质和能量相互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暗物质极难被发现,更不用说了解其它方面了。
耶鲁大学研究人员认为,暗物质之谜的答案并不在于奇异粒子,而是在于从微小斑点到直径数十亿英里的原生黑洞。这些黑洞是时空区域,大量物质自身坍缩,留下强大的引力,甚至连光都无法从中逃脱。
早在20世纪70年代,物理学家霍金就提出,在大爆炸后宇宙存在的第一秒内,其密度可能会发生波动,某些区域的混乱程度足以产生黑洞。这个假设当时没有被认可,但耶鲁大学最近的新研究表明,如果大多数原生黑洞的初始质量约为太阳的1.4倍,那么就可解释所有暗物质的存在,尤其是当它们继续吸收附近更多的气体甚至是恒星。此外,它们还可以作为星系形成的“种子”,并创造出在许多星系核心发现的超大质量黑洞。
研究人员表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完全投入使用,或能最终证明这种理论的正确性。
相关阅读 >>
微软继续完善windows 11的新版管理器:可查看应用和电池健康度
pc与android合体 微软宣布win11安卓子系统下月全面开放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没有像牛顿,爱因斯坦这样闻名世界的科学家呢?
iphone 14 即将发布,苹果将举行三年以来首次全公司零售会议
nvidia与intel统一战线?黄仁勋:考虑intel代工芯片
tile获得4000万美元投资 以新产品对抗苹果airtag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