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厦大或让“隐形斗篷”成真


本文摘自海峡都市报,侵删。

你是不是经常在科幻电影里看到“隐形斗篷”这种神奇装备?它可能要变成现实啦!

近日,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陈焕阳课题组联合Qiaoliang Bao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利用一种常见的二维天然材料三氧化钼(α-MoO₃)可取代昂贵且难以生产的超材料制造隐身器件。

这意味着,未来制造隐形设备的门槛会大幅降低,许多科幻电影小说中描述的情形有望在现实中出现。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纳米光子学》杂志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隐身术”不再只是人类的幻想。隐形飞机、隐形装甲机、隐形军舰等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已较为普遍。不过因为要实现器件的完美隐形需要通过人类设计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超材料才能实现,“隐身术”的应用距离普罗大众生活仍有一段距离。

而此次研究中,天然材料三氧化钼(α-MoO₃)被发现具备超材料的特性,无需复杂加工即可成为理想的隐形材料。

“低可探测技术”与超材料

通常人们所说的“隐身术”在科技领域实际上是一种“低可探测技术”,即利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手段来改变目标物可探测性信息特征。例如,采用独特设计的吸波、透波材料降低目标物对电磁波、光波的反射,或采取隔热、散热措施减弱目标物的红外辐射,亦或通过折射光线使人眼无法察觉目标物,使其降低被发现的可能。

隐形技术涉及电磁场原理、声学、光学、红外工程学等多种学科,属于典型的跨学科应用科学技术。而其中隐形材料是隐身技术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超材料因其能突破传统的光学定律,在理论上实现最佳的隐身效果而倍受科学界广泛关注。同时,基于超材料支撑的变换光学自2006年提出后,成为一门新兴学科,也成为物理学界的热门话题。

新材料及其新特性的发现有望带来新应用

当前,隐形材料应用市场主要集中在军事领域,而在民用领域尚未实现商业化应用。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军事领域隐形材料主要针对侦查仪器隐形,而隐形材料在民用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针对肉眼隐形,研制针对视觉隐形的材料技术难点相对较高。

研究人员表示,实验表明二维天然双曲材料具有的奇特性能够弥补超材料的各种局限,使隐形器件的制造过程更简便、更便宜,有望将隐形技术推向民用市场。

来源:厦门大学

编辑:陈陈

相关阅读 >>

潮流档案

模玩周边:strict-g×nanga推出《机动战士高达》登山机能服饰

netflix收购游戏工作室night school studio

良心发现,英国慈善商店被盗的《魔戒》小说第一版被窃贼秘密归还

模拟芯片“涨价盛宴”终结 跌价压力下a股厂商腾挪有术

《诡秘之主》被游戏圈盯上了

车用半固态电池或成主流

中国联通:奏响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强音

长安新生车贷全国客服热线号码已更新2023(今日更新中)

ar-20变距多旋翼无人机顺利完成换装氢动力试飞试验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