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搭建冬奥语音及语言服务平台实现沟通无障碍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113213210186348134.html,侵删。

已经投入使用的语音转写翻译系统。科大讯飞供图

中新网合肥1月13日电 (记者 张俊)“便携式翻译设备、虚拟人智能问答设备、‘冬奥通’软件语音翻译等具有冬奥特征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及语言服务设备和平台已经准备就绪,并投入使用。”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13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杜兰介绍,科大讯飞是“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奥多语种语言服务关键支撑技术及设备》研发承担单位。对于北京冬奥会,科研团队研发定制了具有冬奥特征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及语言服务平台,提供面向冬奥场景定制优化的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自动问答等多种能力。该平台支持60个语种语音合成、69个语种语音识别、168个语种机器翻译和3个语种交互理解,其中重点语种翻译准确率不低于95%,平均每句翻译响应时间不超过0.5秒。

已经投入使用的语音转写翻译系统。科大讯飞供图

杜兰表示,为了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选手、教练不必再过“语言关”,科研团队研发了便携式翻译终端和穿戴式翻译耳机。翻译终端采用双屏设计,支持中文与60种语言翻译。穿戴式翻译耳机可实现中文与英、日、韩、法、西、俄6种语言的实时通话翻译。

在北京冬奥会上,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办公采访也将有“新法宝”。科研团队基于多语种语音转写及翻译技术,推出了智能会议系统、录音笔、远程会议系统等产品,工作人员和记者通过场馆中的智慧屏和录音笔,就能实现多语种的同步语音转写和翻译。

此外,科研团队还研制了虚拟人智能交互一体机,打造了多语种虚拟冬奥志愿者。运动员可以与虚拟人面对面实时互动交流,掌握赛事信息,帮助视障人士听得见“奥运文字”,帮助听障人士看得见“奥运声音”。

杜兰告诉记者,科研团队还推出了冬奥虚拟主播,它可以合成世界各国运动员的形象,支持31种语种和方言,做到嘴型、面部微表情全对应,替代真人进行全天候赛事播报。

“我们希望通过技术,真正做到沟通无障碍。通过冬奥这个舞台,向世界传递中国科技的温度。”杜兰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阅读 >>

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平台上线

6g还很遥远,手机靠什么提升魅力

降噪耳机专利已申请超800件

世界首富之父:马斯克这么有钱,就像国王,为何

赵忠贤院士等团队最新nature

万物云发布2022年度业绩:实现营收301.06亿元

韩企等待美国芯片限令“网开一面”

烛龙新作《心渊梦境》将于4/25推出

一度电能跑9.65公里 奔驰有史以来最节能的汽车

《铁拳7》全新预告 寒冷天气,需要一些热血沸腾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