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南风入弦plus,侵删。
太惊险了!一颗太空碎片与我国卫星差点相撞!
1月19日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中心发布通报,称18日10分一颗太空碎片与我国清华科学卫星“擦肩而过”,最近距离只有14.5米,相对速度5.27千米/秒,交会角为40.52°,属于典型的“极危险交会事件”。

碎片专家刘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际上一般在碎片与飞行器碰撞概率达到10-3时就会采取避让,而一些投资巨大、承担重要科研任务的航天器在碰撞概率为10-4时也会实施避让。此次俄罗斯碎片与清华科学卫星发生碰撞的概率为3.71×10-4,理应采取避让行动,但碎片在离开“最危险距离”后两者间距离又变远了,碰撞概率更小了!

这颗编号为49863的碎片是2021年11月15日俄罗斯反卫星试验产生的解体碎片,整个反卫星试验总计产生了数万个天空碎片,其中尺寸大于10公分的超大碎片约有1600个,主要分布在400到1100公里轨道高度范围内,与世界上相当一部分卫星轨道“重叠”!
事实上,我国碎片检测中心早就“探测”到了这颗异常碎片,两者距离由最初的15公里,缩短到10公里、5公里,直至1月18日的十几米!每绕行轨道一圈,碎片与卫星靠得就更近一点!

碎片已引发多起太空灾难!
太空中究竟有多少碎片?据专家观测分析地球附近轨道的太空碎片大致可分为四类:
一类是小于1毫米的碎片,数量达到数亿级。
一类是1毫米到1厘米之间的碎片总计约1亿个。
一类是70万个大于1厘米、小于1厘米的碎片。
一类是大于10厘米的碎片约2.3万个。
目前对航天器具有潜在威胁,同时又被探测到的太空碎片约4.2万个,总重量达7400吨,相当于几十万辆摩托车在太空中“飞驰”。数以亿计的碎片主要源于损毁的航天器,其中卫星肢解碎片占60%以上,操作性碎片占8%,火箭残骸约8%,报废航天器占12%,而正常运行的航天器不到10%,占比少得可怜!

太空碎片的速度接近7.9千米/秒(第一宇宙速度)飞行,与航天器碰撞后,轻则导致航天器磨损、穿孔,重则被肢解,甚至引发爆炸!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执行任务时热控管路被一个毫米级的碎片击中,力度稍微再大些将直接导致管路破损而泄漏!

国际空间站体积大、停留时间长,更是碎片袭击的目标!2016年穹顶舱玻璃窗被碎片砸出一个直径7毫米的小坑;2021年攀附在空间站外壁上的加拿大机械臂多了一个直径6毫米的小洞,保温材料隐约有灼伤的痕迹,推测是一个高速运动的碎片所致。

最严重的一次碎片碰撞事故发生在2013年。5月4日厄瓜多尔的一枚卫星与大号天空碎片发生碰撞,导致卫星偏离轨道而坠毁。意外的是,这个超大号的碎片正是前苏联的火箭油箱残骸,已经在太空游荡了多年!

如何应对太空碎片
应对太空碎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个是主动避让,一个是消灭太空碎片。
对太空碎片提前预警,航天器与突袭而来的碎片在碰撞之前,要么降低航天器速度改变交汇时间,要么抬高、降低航天器改变运行轨道!截止2020年国际空间站为避开太空碎片实施了28次主动避让。欧洲航天局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平均每颗卫星每年执行两次避让操作。
当然,主动避让也不是针对太空碎片,对其他航天器同样如此。我国空间站对马斯克星链的骚扰卫星实施了两次避让,一次发生在2020年4月19日,一次发生在2021年5月16日。

为消灭这些太空垃圾,避免与航天器发生碰撞,各国都在研发秘密武器。
早在1993年,美国航天局就尝试利用基脉冲激光器清除近地轨道的碎片,并命名为“猎户座”计划。后来激光技术提高计划重点转移到了在轨清除,说白了在航天器中安装一个激光器,击穿靠近的太空碎片。以美国的秉性,定然会当作太空武器使用,不得不防!

我国在清理太空碎片方面走在世界前列。2016年“遨龙一号”航天器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空间碎片主动清除飞行器,具有识别、探测、跟踪、操作等功能。
机械臂是我国另一个消除太空碎片的秘密武器。和空间站中的大号机械臂不同,安装在卫星上的机械臂体积小、动作敏捷,先提前靠近探测到的太空碎片,再伸出机械臂将其推向地球一侧,碎片在坠入大气层过程中焚毁。
我国发射的实践-17是一款负责通信、广播的卫星,同时配备了一个机械臂,兼顾清除太空中的碎片。然而,美国污蔑我国的机械臂威胁其他国家的航天器,却不知太空中的绝大部分人为碎片是他产生的!

当然,任何方法都有它的弊端。主动避让需要频繁变轨,避让消耗大量燃料。使用机械臂一次只能消灭少量太空碎片,加之频繁变轨,无疑又是一个耗能大户!而对于激光而言,本身就是一种非动能武器,即便是将碎片、残骸烧穿轨道也不能改变,隐患依然存在。
所以,如何彻底清除这些太空碎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创:博文
相关阅读 >>
京东金条全国客户服务热线电话已更新(今日大全最新更新中)马斯克等人呼吁暂停ai研究公开信遭质疑 被指加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