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研团队首次在银河系发现超强磁场新天体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127212833407814003.html,侵删。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与国外科研团队合作,通过分析平方公里阵列(SKA)先导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发现了一个具有异常缓慢周期性辐射的射电暂现源。研究团队认为该射电暂现源可能是一个超长周期的磁星或拥有超强磁场的白矮星。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1月27日的《自然》杂志上。

科研人员介绍,这颗暂现源于2018年初出现,其爆发周期约为18分钟左右,比已知的最长的脉冲星爆发周期长9倍,每次爆发持续30—60秒左右,也包括短时标(<0.5秒)的爆发,而在更多情况下,观察到的是比较平滑的以小时为单位演变的轮廓,在爆发期间,它是150MHz波段南天最明亮的30个射电源之一。

研究表明,这个暂现源位于银河系内,与太阳系的距离约4200光年。偏振测量显示出,此暂现源存在超强磁场,其长周期和低频波段的高偏振度均无法用已知脉冲星的理论模型和观测特征来解释,研究人员由此排除了它是一颗普通脉冲星的可能性。该研究团队认为,它更有可能是一颗磁星或者是一个拥有超强磁场的白矮星。

这一发现为搜寻低频暂现源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由于银道面区域有复杂的射电辐射结构和较强的星际闪烁,在以往的大多数低频射电巡天项目中,对暂现源的搜寻往往局限于远离银道面的区域,没有对周期为几分钟到几小时的暂现源进行过系统搜寻。这一发现是在银道面区域长周期暂现源的首次探测,如果能继续探测到更多具有类似特征的暂现源并揭示其物理性质,则意味着在银河系内存在一类具有超强磁场的长周期星体,有助于全面了解恒星的演化和死亡。该团队正在开展系统性的搜寻,以发现更多的这种类型的星体,并建立一个大样本进行统计研究,从而填补磁星研究的空白。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相关阅读 >>

苹果 iphone 14 pro 与 magsafe duo 充电器兼容不完美:相机太凸,不能平放

圆通速递成立两家新公司 注册资本2000万

新华三:云智原生 ad-net构筑智能联接新底座

苹果员工在新内部信中再次要求提供远程办公的选择

2021年中国品牌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增长23.1%

首款骁龙8 gen1旗舰!摩托罗拉edge x30明日发布

我国计划40余次宇航发射的两款火箭将进行首飞试验

新版本通行证皮肤排名,血色希尔瓦娜斯封神

我的世界21w43a:完全割裂的群系,又是bug!官方:这叫“特性”

“古风小言第一刊”《桃之夭夭》宣布休刊,纸媒再也回不去了吗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