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203195713699688031.html,侵删。
本文转自:九派观天下
在冬奥会所有比赛项目中,雪上项目约占70%。跳台滑雪、高山滑雪等是极具速度和技巧的运动,雪面温度及雪状会对运动员产生较大影响。冬奥会筹备之初,国际奥委会对冬奥气象保障团队提出了预报服务要精确到“百米级”“分钟级”的目标。
为给北京冬奥会提供良好的气象数据服务保障,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所属航天新气象公司为三大赛区提供气象雷达、自动气象站、手持雪务观测仪等多型气象产品,获取不同高度、不同范围、不同类别的气象要素信息,为冬奥气象保障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航天新气象公司针对冬奥会特殊场地的气象监测需要,组织技术攻关小组专为冬奥会雪务观测研制出无线便携式雪温雪状观测仪,自动识别雪的状态,实时将观测结果传输到指挥部门,为赛事场地的短临预报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在冬奥会三大赛区中,还分布着航天新气象近40套自动气象观测站设备。它们像自带行李箱的“小灯杆”立在赛道的山顶和山腰处,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雪深……每一个会影响身侧运动员比赛状态的气象数据都在被实时采集、实时传输。
“这些设备除了可以观测常规气象要素外,还能够结合专项赛事的特殊气象服务需求,拓展观测地温、辐射、紫外线等,为气象服务人员分析局地天气变化规律提供科学依据。”航天新气象公司技术总监花卫东表示。
除了气象设备的安装维护,23所还参与了河北省气象局和北京市气象局冬奥气象数据平台的建设。他们开发了冬奥专用版自动气象站组网平台软件,实现“秒级数据采样、分钟组包传输”,为冬奥“百米级、分钟级”气象预报的实现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对空中技巧和跳台等项目来说,风的精细预报至关重要。航天新气象在冬奥会赛区部署安装了风廓线雷达和毫米波测云雷达,24小时监测风速风向,并对风场变化进行实时预报,24小时全天候开展云雾遥感探测,对发生降雪、降雨等天气过程时的风、雪、雨、云等气象目标进行定量刻画,分析了解赛区天气规律,对赛区天气变化过程做精细化预报。
此外,在海陀山赛区,还部署着航天新气象小型化全自动高空气象探测系统,能够及时获取高海拔的温、湿、压、风等信息。目前,该设备已参与了国际雪联在海陀山组织的高山滑雪比赛的气象设备运维保障工作,为冬奥会正式举办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地基到空基,从一小点到一大片,探测范围、要素不同的气象设备织就了严密的气象探测网,为冬奥气象观测提供“稠密”的数据服务。
资料提供: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
文/本报记者 邓雨楠 任长胜
编辑/王小月
审核/李淑姮
监制/索阿娣
【来源:中国航天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阅读 >>
24年前就造出克隆羊,为什么不克隆人?看看克隆羊的下场,多恐怖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