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来中国首枚探空火箭发射原址上体验“失重空间”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218223205681946838.html,侵删。

本文转自:文汇报

1960年2月19日,由上海机电设计院杨南生副院长、王希季总工程师等百名科研人员自主研发制造的中国第一枚“T-7M”探空火箭在浦东老港一飞冲天,吹响了航天人奋斗的号角。

42年后的今天,T-7M发射原址上即将打造占地总规模达56亩的航天主题馆(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体魔盒已进入招标阶段,预计下月初完工。而整个一期项目计划于4月中旬完工,届时还将开展中国航天纪念日活动。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原副总经济师戚南强去年曾到访老港火箭基地旧址,在他看来“虽然当时这枚探空火箭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但却是中国航天事业跨出的第一步,是中国探空火箭技术取得的第一个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成果。”

戚老作为当年亲自参加“T-7M”火箭研制的航天人,对老港有着深深的情怀,曾到访基地不下十余次。为了追忆昔日“从零开始摸索”的航天时光,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历史性时刻,戚老把曾经发表过的文稿与珍贵资料都悉数奉献了出来。

原《上海航天报》总编、研究员游本凤是一名多年从事航天媒体宣传的老航天人,他与老港也有着很深的渊源。国家级期刊《太空探索》2016年第9期刊登了由游老所著的题为《不该被遗忘的老港-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升起的地方》的文章。

去年11月,老港镇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签署了“航天老港”项目战略合作协议。航天主题馆将成为集航天文化展示、爱国主义教育、科普互动为一体的航天文化综合体。一期项目的设计内容包括:老港历史、失重空间、宇航员空间站、宇航服设计师(VR体验)、太空植物培育园、宇宙漫游等主题互动体验。

今后五年,老港镇将以火箭发射基地为中心,以航天文化为主基调,围绕镇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五张名片”“六大目标”,充分发挥中国航天始发地这一独特优势,构建“老港航天文旅版图”,厚植全镇航天文化底蕴,营造抬头可见、驻足可观的航天特色之港。

作者:唐玮婕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戎兵

相关阅读 >>

旺旺商聊:社交购物新模式,商家赚钱新机遇!

王者荣耀:蔡文姬胜率几乎登顶?她为何这么强势?网友们给出答案

解读|四川如何由数据资源大省向数据价值大省转变?

王者荣耀:这游戏现在运气成分太重了,不止排位赛,英雄战力也是

元宇宙风吹向社交 巨头开始试水创业者前仆后继

触乐夜话:想玩多人游戏

手把手教你手写文字识别!

网传学习通数据库发生信息泄露,公司回应: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同性恋是基因决定的吗?答案很复杂

三星galaxy z flip4评测:打开折叠屏手机惊艳的另一面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