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建议:加快陪伴机器人研发,利用AI加速推进老龄守护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305202600169959141.html,侵删。

本文转自:上游新闻

“十四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为此,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提出建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推进老龄守护。

刘庆峰在建议中提到,中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保障不断健全,社会福利体系日益完善,各地正积极开展各类科技适老服务的创新:在天津、安徽等地,正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对老年人关爱能力,运用智能预警模型,实现对老年人的“7x24”小时闭环安全守护;各种智能养老相关产品不断涌现,例如智慧大屏、智能摄像头、陪伴机器人等。

他在建议中指出,我国养老服务在适老化服务、智慧康养、老年人情感陪伴等方面仍有待提升。比如老年人“数字鸿沟”仍然存在。数字变革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但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

老年康复产品的智能化、实用性仍需要提升。随着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技术的不断突破,家用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产品已开始应用于老年群体的康复训练、健康理疗和安全监护,但是产品普遍存在一些短板。例如智能产品的人机交互能力普遍较弱,不具备像人一样的共情交互能力;陪伴机器人的行走、辅助生活服务、辅助康复训练等功能可用性较弱。

老年陪护关爱有待提升。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空巢老人人数突破1亿人,他们的陪伴及情感需求不容忽视。

综上,刘庆峰在他的建议中提出,面对已经到来的老龄社会,充分利用智能等先进技术,参考部分地区的探索经验:首先建议针对养老护理人员短缺现状,加快推进康养机器人的成果转化,在康复训练和安全监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建议民政部牵头联合工信部,设立专项,开展社区机构等多场景的应用试点,支持相关成果转化及应用推广,增强医疗卫生机构为老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建议推动陪伴机器人专项课题研究,尤其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品支撑,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实现陪伴关爱。

建议科技部牵头,设置陪伴机器人专项,支持相关的多模感知、情感计算、主动对话、虚拟形象等相关关键技术与陪伴机器人产品研发。布局创新平台,支持基础与应用研究,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上游新闻记者 杨野 实习生 刘津

相关阅读 >>

argo AI在迈阿密和奥斯汀开展无人驾驶汽车测试

移动设备的新维度,第二代骁龙8用AI开启新大门

生成式AI威胁语音助手?前苹果工程师:siri不可能像chatgpt那么强

微软被曝解散整个AI风险评估团队

openAI完成103亿美元融资 估值达到270亿-290亿

又一家华人参与创立的AI公司跻身独角兽

chatgpt火了!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裁减AI伦理员工引发业界担忧

安徽电信与科大讯飞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并揭牌5g+AI联合创新实验室

蟑螂科技教育客服电话大全已更新2023(在实时/更新中)AI太强,人类危险?马斯克、图灵奖得主紧急呼吁暂停gpt-4模型后续研发

快手内测“AI小快”,可借助快意大模型在评论区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AI》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