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杰代表:“天鲲二号”卫星计划近期发射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305192533416282218.html,侵删。

本文转自:人民网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党委书记马杰。受访者供图

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 (记者赵竹青)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党委书记马杰近日透露,由航天科工二院自主研制的“天鲲二号”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计划近期发射。本次飞行试验将验证微纳卫星平台总体等多项关键技术。

据悉,该卫星不仅继承了“天鲲一号”卫星高功能密度的特点,还具有更低成本、更小型化的优点。

2017年3月,由航天科工二院抓总研制的航天科工首颗独立自主研制的卫星“天鲲一号”成功发射,拓展了我国小型低轨通用卫星平台型谱。目前,该卫星已在轨运行五周年,截至今年2月已生成约遥测80GB、接收处理地面指令约58000条、完成约7300次星地测控,并将继续超期服役。

在“天鲲一号”的成功经验下,航天科工二院抓总研制的我国首颗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试验卫星于2018年12月发射入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了互联网卫星总体、星载Ka相控阵天线、相控阵用户终端、透转体制通信协议等透明转发卫星互联网有关技术,并先后开展了“传感器网络天基回传”、“卫星互联网+4G+短波自组网”多网融合、“卫星互联网+5G+物联网”海上融合组网试验和“5G+高、低轨卫星互联网”业务融合等示范应用。

马杰表示,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星座建设需要,二院以满足低轨卫星星座快速生产与快速部署需求为任务牵引,聚焦卫星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武汉卫星产业园建设了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并于2021年5月完成首星下线并全面投入使用。该产线以“柔性智能化、数字孪生、云制造”为主要特征,涵盖了卫星设计研发、制造、测控、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突破了适应多品种变批量需求的可重构技术等11项关键技术,人员生产效率提升3倍以上,单星总装集成测试时间缩短80%以上。目前,该产线已承担7颗卫星的生产任务,科技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等预研项目20余项。

相关阅读 >>

六问英伟达收购 arm 交易:未来将何去何从

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所产model y已在欧洲多国交付

android版chrome浏览器将新增页面缩放功能

仕佳光子2021年营收8.15亿元,同比增长21.28%

《原神》switch版仍未放弃开发!或因机能问题推迟

老外给出9.5分的手游?游戏公司下了血本,一个角色带5把武器战斗

宁可不做中国人,也要帮美国研制导弹针对中国,此人受尽国人唾骂

首次升级自研m1芯片!ipad air 5开售

手游代理行业竞争激烈,个人代理创业有哪些优势?

爱奇艺龚宇:行业困难是暂时的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