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周平委员:将冷湖打造成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基地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305180227414595669.html,侵删。

本文转自:人民网

2021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海西州人民政府签署共建青海冷湖天文基地合作协议,运用冷湖地区优质光学观测条件,推进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建设工作,打破了长期制约我国光学天文观测发展的瓶颈,填补了世界大型光学望远镜的空白区,成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战略性稀缺资源。今年,全国两会上,住青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青海省委主委张周平建议,要努力把冷湖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基地。

张周平委员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受访者供图

“目前冷湖天文学望远镜主要依靠中国科学院建设,地方能力较弱,基础建设相对单薄,天文学科研项目与人才培养存在短板,与国际开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不足。”张周平表示,上述多方面因素制约冷湖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亟待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和支持。对此张周平认为应从三方面推进冷湖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基地建设。

张周平建议,应将打造冷湖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基地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根据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将青海冷湖列入中国未来天文大科学装置的站址名单,争取更多天文大科学装置和国际先进观测设施落户冷湖。加大对青海地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国家天文和空间科学的战略需求提供基础服务保障。

建设中的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一角。人民网 甘海琼摄

同时,应加大对天文学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加大天文学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设立天文学重大科研项目,鼓励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深层次、宽领域的务实合作,努力把青海冷湖打造成为国际光学天文研究的重要基地。研究新形势下天文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主要问题,制定培养具备天文学理论、观测和技术的天文复合型人才的新办法,加强各天文单位在天文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和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深化冷湖观测基地与地方合作,推动成立青海地方高校天文学专业,为冷湖天文基地发展充实科研、科普等方面的人才队伍。

此外,还需加强天文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以打造冷湖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基地为契机,吸收国际科研机构和专家参与以我国为主导的大型天文望远镜建设、后期海量科学数据分析与研究等工作,为外国专家进入冷湖地区制定特别规定并提供必要的便利,弥补我国在部分领域的科技、人才和资金短板,促进冷湖地区成为人类共同探索宇宙奥秘、培育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策源地。

据悉,目前,已有9项光学天文望远镜项目落地冷湖天文观测基地,道路、电力、通信保障、环境气象监测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推进。

相关阅读 >>

网购“大数据杀熟”有专门法律监管了

工信部:已有158家网站和app初步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弹出屏之父要打造真全面屏!vivo屏下摄像头手机已在路上

机构预计iphone 13首批订单达9000万:远超前代

渤海汇金证券客服电话号码2023大全已更新快手高管解读2022年q4财报:在文本、语音、图像、视频等各个模态内容生成方面有布局

微软正测试为edge浏览器引入youtube集成和新的发现选项卡

惊悚风视觉小说游戏《罪狱:soul》7月19日发售

安全作业 智能保电

特斯拉净收益首次超10亿元:比特币资产减值2300万美元

rookie谁更适合成为lpl历史第一中单?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