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星座规划层出不穷:德企要发卫星互联网,规模600颗


本文摘自澎湃新闻,侵删。

巨型卫星星座发射规划层出不穷,又有一家在德国的企业要发射卫星互联网,规模600颗,2024年开始部署。
当地时间3月21日,总部位于德国的Rivada空间网络(Rivada Space Networks)公司发布声明,计划发射600颗近地轨道卫星,星座部署将于2024年开始,预计2028年年中完成全部星座部署,通过结合卫星和地面能力,提供高速低延迟的全球网络覆盖。
Rivada空间网络公司由美国无线通信企业Rivada网络(Rivada Networks)公司创立。
该公司表示,其卫星互联网将使用激光连接卫星,为电信、企业、海事、能源和政府服务市场的商业运营提供全球数据网络,同时为偏远和服务不足地区提供互联网接入。其将利用母公司地面无线技术优化网络利用,并正在推进采购600颗ka波段通信卫星组成的近地轨道网络。
全球已掀起卫星互联网建设潮,争相部署近地轨道卫星。在这场“卫星大战”中,英国卫星通信公司OneWeb计划发射648颗近地轨道卫星,通过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构建高速低延时的网络连接,目前该公司已有428卫星在轨运行,接下来的卫星将由马斯克的火箭发射。
波音卫星互联网项目拟发射147颗卫星,亚马逊计划发射3236颗近地轨道卫星。老牌加拿大通信卫星公司Telesat预计发射298颗卫星来组成覆盖加拿大以及全球的星座。全球通信公司Viasat于2020年5月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提交了由 288 颗近地轨道卫星组成的非静止轨道(NGSO) 卫星星座修改提案。
卢旺达去年9月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申请,希望获得30多万颗(327230颗)近地轨道卫星的许可。然而据SpaceNews报道,卢旺达迄今为止只在2019年发射了一颗立方星。欧盟今年2月宣布推出60亿欧元卫星互联网项目,构建基于空间的安全通信系统。
而这些政府和企业的直接对手马斯克快人一步,已发射2000多颗“星链”卫星,“星链”网络服务拥有了25万用户。相比其他企业与发射商合作,自家的可重复使用猎鹰9号火箭不仅降低了发射成本,还提高了发射频率。
“星链”原本计划发射12000颗卫星,而SpaceX希望最终能够操作42000颗卫星。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今年1月,SpaceX要求FCC授权其使用一种特定安排,在一段时间再发射30000颗卫星,这些卫星也就是SpaceX希望最终为“星链”部署的42000颗卫星中的大部分。
这直接引发NASA担忧。NASA2月初给FCC的信中称,如果部署这30000颗卫星,将大大增加太空中在轨物体的数量,在某些较低轨道上的数量会增加四倍以上。“在这些有限的高度带内,如此规模的增加必然带来碎片引发碰撞事件的额外风险。”
这种碰撞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星链”卫星在2021年先后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对中国空间站搭载的航天员生命健康构成危险。出于安全考虑,空间站组合体针对相关美国卫星实施了两次紧急避碰。
巨型近地轨道卫星星座发射规划层出不穷,但在空间交通管理方面,目前仍然没有国际公认的规则。
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副首席执行官米歇尔•阿齐伯特(Michel Azibert)曾表示,从经济和产能过剩的角度来看,这些极端的申请没有任何意义,像亚马逊、OneWeb、 SpaceX和Telesat等公司已经在开发的系统以及地球静止轨道上的高吞吐量卫星已经提供了远远超过预期需求的容量。
“我们正冒着太空完全拥挤的风险。”阿齐伯特说,“碰撞的风险是指数级的。”
Telesat首席执行官丹·戈德堡(Dan Goldberg)曾表示,一些关键国家应该走到一起,引入一些规则,确保风险得到解决和管理,“这并不容易,但必须这么做。”

相关阅读 >>

安天科技等我省两个工业互联网项目入选国家级

“5g+工业互联网”家电行业全国现场会在青岛举办

3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创新高

邬贺铨院士:应主动迎接ipv6主导的互联网时代

数智基建驱动5g与工业互联网加速融合

工信部: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

互联网电视调查:1元诱导开通会员被“悄悄”续费8个月

运营商推互联网注册清理服务 助二手手机号“断前缘”

我国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提速

监管重拳出击金融营销,互联网平台面临整改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互联网》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