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323201950063438137.html,侵删。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近来,短视频平台活跃着一类“求职私教”。他们自称能“带小白逆袭”“手把手助你进大厂”,甚至表示能实现“内推”。但当交付了数百到上万元不等的费用后,求职者往往才发现他们并不靠谱。
时下,在一些年轻人的心中,互联网大厂成了收入、社会地位和事业前途的可靠保障,甚至化作某种身份标签和生活符号。他们以一种近乎追梦的心理,想方设法进入大厂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进大厂的“捷径心态”。
然而,媒体调查发现,从求职私教那里动辄花费数千元买来的辅导课程,常常不过是直播间里的包装术。事实证明,求职私教助人实现“大厂梦”,效果实在不可知;以培训为名销售课程,倒是可以肯定的。非但如此,有的私教还怂恿求职者简历造假,反倒成了求职绊脚石。
网络培训市场固然需要监管部门严肃整治,但着眼长远,清除求职私教的乱象并不能完全依靠监管解决问题。用人企业处在治理的源头,应当明晰和细化录用标准,主动去除“大厂”的职场光环,促使求职者理性对待“进大厂”。当求职市场越来越能精准连接供需,当公平更好地支撑更高质量就业,求职私教的各种套路便没有了生存空间。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 杨博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莫伟浓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胡俊
相关阅读 >>
芯片“明星公司”频现人事变动 争抢稀缺行业人才堪比“拍卖会”
三星首款512gb cxl内存扩展器发布:支持pcie 5.0接口
中国天才三个国家抢着要,封了5个院士,为中国培养20个科学家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