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326001724476278672.html,侵删。
本文转自:大连晚报
背景
近日,有媒体发布了“2021年度十大不推荐产品”榜单。在这份榜单中,红苹果定制家具、乌江鲜脆榨菜丝、玛丽黛佳唇釉等入选。但在榜单发布后,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多家入选榜单企业发布声明,称自己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每年,各家媒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等都会对企业和产品进行集中的监督,只要是依据事实来报道和曝光,对于消费者的利益就是很好的保障,值得鼓励。不过,该榜单发布的争议也是提醒,所有的监督和报道,务必谨慎客观,以证据服人,避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误伤。
具体来看这次的“十大不推荐产品”,相关机构确实做了一定的调查和检测。比如对定制家具,该机构选择了市场上常见的八个品牌的产品,分几个领域进行检测和比较,然后把排名较低的产品,列入不推荐名单。目前的争议不是因为这些检测有问题,而是出在这个“不推荐产品”相对模糊的定性上。
“不推荐产品”,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提法。从榜单的检测依据来看,并不是说这些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是违法违规的产品,只是相对于其他品牌,在某些指标上表现不够好。基于检测比较结果说“不推荐”,有其合理性,可是到了传播环节,消费者可能不会仔细看不推荐的理由,而是简单理解成这些产品是“不合格”的,从而对企业产品的销售,造成比较负面的影响。
现在企业纷纷站出来发布声明,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利,通过这种“辩论”,消费者可以更好地认识企业和产品。只要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经得住媒体以及消费者的放大审视,这未必不是一次因祸得福,提高了相关产品的市场能见度。
理想的监督应该是,做到客观公允,对企业和产品的监督,经得住企业的反驳,一旦发生失误,也要承担必要的责任。而企业方面,只要问心无愧,完全可以及时发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消费者的观念有可能短期受到某个榜单的影响,但只要企业产品过硬,辅以恰当的推广,完全可以长久地赢得消费者信赖。
站在消费者的立场看,315既是监督企业和产品的节日,其实也是检验媒体和相关机构的节日。真正为消费者着想的机构,其报道或者各类榜单,一定是客观公允的。
所以这也提醒,在疫情之下,一些企业生存困难的时刻,在监督时应秉持起码的善意,对于真正伤害消费者利益的企业当然不能手软,但也不要人为放大一些莫须有的问题,毕竟在更大的层面看,企业和消费者并非天然敌人,而是互利双赢的市场共同体。据红星评论
网友评论
网友:任何的产品,每个用户的体验都不一样,自己用着舒心就好,不必看什么榜单。
网友:所谓的推荐产品和不推荐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偏颇。
相关阅读 >>
劳斯莱斯将为美国制造的游艇提供新一代最环保的 mtu 2000发动机
苹果发布 ios 17.0.1/ipados 17.0.1 正式版,为 iphone 15 系列机型修复问题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