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四叔讲故事,侵删。
若能将π算尽,就能够将时空玩弄于鼓掌之中。
AI">你能记住多少位圆周率?
3.1415926……
这是我们绝大多数人能够记住的数字,记性好一点的可以记到成百上千位。
圆周率也被称作π,在人类的认知范畴之内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而科学家的存在就是要打破这些定论,他们不断地对π进行探索。
截止今日,这些科学家已经将π这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到了31.4万亿位。
这么庞大的数字已经超过人脑所能记忆的极限了,而科学家如此执着的计算圆周率究竟是为了什么?

圆周率相关的胡夫金字塔不朽的秘密
关于圆周率的记载最早被发现在古巴比伦的一块石碑之上,上面清楚地记载了圆周率等于3.125。
尽管其数值与现代有细微的出入,但因为是早在公元前1900年,已经算是对圆周率探索的斐然成绩了。
随着对埃及金字塔了解的加深,人们发现也许早在埃及的时候,古人就已经知晓圆周率了。
英国作家John Taylor曾在其著作《金字塔》中写道:
“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胡夫金字塔和圆周率有关。
金字塔的周长和高度之比等于圆周率的两倍,正好等于圆的周长和半径之比。”
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八大奇迹之一,胡夫金字塔是埃及金字塔中最具代表的建筑之一。关于金字塔的史料也有着多种怪异的奇谈。

金字塔是由一块一块的巨石堆砌而成,如此耗费人力物力的工程,哪怕放在现代也是不太能够轻易完成的。而建造金字塔的年代,可是公元前2500年,人类尚未使用高科技工具的时代。
对于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大家众说纷纭,有人说,胡夫大金字塔根本就不是古埃及人造的,而是来自外星的外星人建造的向外星发射信号的标注。正是在拥有高度文明的外星人计算之下,才有了如今的胡夫金字塔。
古埃及内有一句谚语:
“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等人的陵墓,古埃及人会将法老等人制成木乃伊,放在宏伟的金字塔中,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复活。
那么,金字塔是否真的能够复活古埃及的法老们呢?
一些科学家仿造金字塔的构造建造出了“小金字塔”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寻。
他们将牛奶,水果等食物放在金字塔中,都没有腐烂。
而且人类若是出现头痛,牙龈发炎等现象,在金字塔内存留数小时就可以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仿佛时间已经流逝了许久。

实验的结果令科学家们大跌眼镜,那是否金字塔真的有起死回生的能力呢?
经过不懈的研究,后来科学家给出了科学的解释,金字塔构造空间产生的能量来自宇宙和地球的引力,电场,磁场和电磁场,通过太阳光发射的混合光线中看不见的射线而起作用。
说到底,这一切都与金字塔神奇的构造结构密不可分。
金字塔的构造又与圆周率紧密地相连着,那它内部不朽的谜团又是否与圆周率不可分割呢?
圆周率是否暗示生命的存在?
关于专家们为何一直锲而不舍的计算圆周率的结果,曾听说过一个趣谈。
网友打趣,那是因为专家们还没有在这31.4万亿位的圆周率中找寻到他们的QQ号。
这虽然是一句戏谈,可却也大错特错。

截止到今天,在这31.4万亿位的圆周率中,几乎包含着每一个人的电话号码,QQ号和生日,甚至每一个人的银行密码也都被囊括其中。
而这一串一串紧密相连的数字之间,又是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是否存在着这样一种巧合?圆周率中的前八位数字是一个人的生日,而紧连着的后六位就是此人的银行卡密码。
这是一种大胆的假设,但在圆周率如此浩瀚的数字面前,也不能完全否认会存在这种现象的可能性。

举一反三,那么,在圆周率的数字与数字之间,是否又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呢?
在如此庞大的数字中,是否有两个人的生日相连着,而他们又是彼此终生的伴侣呢?
继续往下推演,可能一切的生命巧合都能够在圆周率中找到答案。
而圆周率这如此漫长的不循环小数,又是否代表着人类人生的卷宗?

人类似乎一直都在与时间赛跑,早在公元前几千年人类就已经发现了圆周率的存在,直到现在对圆周率研究得越来越迫切,到底是圆周率走在前端还是人类走在前端亦不可而知。
而那些在时间长河中与圆周率竞赛过的人们,是不是就是我们常说的预言师?
在中国古代,曾经也有过赫赫有名的预言师,他们留下了很多预言而且每一个都成真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日益强烈,曾经多次派人到世界各地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然而长生不老之药没有被寻找到,这些人却带回了一本写着“亡秦者,胡也”的古书。
而秦始皇去世之后,秦朝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真的二世而亡,灭在了下一任皇帝胡亥手中。
另一个预言是叶赫必灭清。这件事情发生在努尔哈赤刚入关时,修建神殿的工人们发现了一块刻字的奇怪石头,石头上面写着灭建州者叶赫。
而努尔哈赤又怎能认识在他去世多年后掌权的叶赫那拉慈禧呢?

可这块曾经没有被人注视的石头,也终究一语成谶,清王朝在慈禧丧权辱国的统治之下,走向了灭亡。
诸如类似的预言,还有唐三代之后女皇武氏临朝等等…
这些难道仅仅是史官的笔误吗?难道巧合会一次次的发生吗?还是历史的规律真的都是有迹可循的…
而有关于这样的预言,不仅仅是存在于中国,其他国家也存在着预言师。例如日心说的发现,隐藏在《圣经》中的秘密…
西方国家也早在公元前几千年就发现了圆周率的奥秘,而中国古代在祖冲之进行深刻讨论之后,也更加掌握了圆周率的计算方式,也许这寓言背后的一切都与圆周率中的数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犹记得在2012年曾经在各大论坛中流传着世界末日的谣言。这一来自玛雅历法的预言,宣称地球将在2012年12月20日发生重大灾难,人类可能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可如今已经是2021年,我们仍然在地球上活得好好的,难道是圆周率可以预言的说法不攻自破?
当然不是。
比如古人有一种预言的办法叫做夜观星象,他们无法计算出行星真正的大小,只能依靠推测证明我们生活的星球是圆的。而事实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椭圆球形。
这些预言家们由于当时能力的束缚,做出的预言也多有偏差。这就导致了曾经风靡一时的末日传言,到现在成为付诸一笑的荒诞之谈。
圆周率是否可以探索宇宙的奥秘?
无论喜欢与否,地球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目前在对星际的探索中,并未发现任何一个星球与地球有着相同的环境。
哪怕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些可以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但仍然在许多方面与地球有出入,成为人类生存的bug。
宇宙中的星际浩瀚无边,在大爆炸理论下,宇宙的边界仍在不断地扩张,也有新的星球随着原子之间的聚变而产生。地球在银河之中就已经渺小如尘埃,又何提在如此广袤无际的宇宙之中呢?

可哪怕地球是如此的渺小,在茫茫宇宙之中,也就仅有着这样一个地球啊,每一个星球都是绝不会重复出现的存在。
而这一切是否与圆周率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正好映衬?
通过计算圆周率的数值,我们可以发现数字之间总是在不断地进行排列组合,与之前的一组或一列数字完全没有任何重复的关系。
这些数字是既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以与周围的数字进行组合,像极了宇宙中存在的天体。
单拿地球来说,它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恒星天体而存在,也有环绕着它的卫星月球,甚至可以构成一个太阳系不间断地绕着太阳运行。
笔者曾一度认为,以日心说为根据的地球绕着太阳不断运作是一个平面的状态。随着深入的了解,才发现地球和其他行星是以一种螺旋前进的状态伴随着太阳旋转。
这种螺旋的形状又像极了储存人类基因的DNA双螺旋结构。

那么,是否人类是地球内的生命,而地球是宇宙中的生命呢?我们不过是像体内无数的细菌一样寄生在地球的身上呢?
若这个假设成立,是否可以像推算圆周率之后的无限不循环小数一样推算宇宙中存在的无数星球呢?而人类又是否可以寻找到与地球相似或完全相同的星球生存呢?
据科学家推测,地球大约在50亿年后会毁灭于星体碰撞或者太阳生命周期的吞噬。
地球是有生命期限的,可截止目前,圆周率却是无穷无尽的。
难道是因为地球切面不是标准的圆才会面临毁灭?
同理,太阳也是一个近似球体的椭圆状恒星。据科学家推算,大约在50亿年之后,太阳也将耗尽它的氢气,变成一个红巨星,终会毁灭。这是否也与地球的毁灭近似相同呢?

而广袤的星际中,是否又有一颗星球是正球形的呢?当我们发现有这样一颗星球的存在,是否能够推算出符合圆周率规则的正球形星体是一颗日不落星球呢?
这一切似乎又与圆周率相关的金字塔紧密相连着,也从另一方面证明金字塔不腐确确实实的和圆周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3和4之间的整数能够进入四维空间?
无限不循环小数也被称作无理数。无理数最早是由毕达哥拉斯学派弟子希伯索斯发现的。
这种学说在当时被奉为真理,认为三与四之间是不存在整数的,无理数也是无法测量其长度的。
真理是有其历史性的,随着一定条件的发展,曾经的一些学术研究也需要再次进行考证。3和4之间真的就没有整数吗?3和4之间若是存在整数,那个数字会不会是圆周率π?
一个科幻影视作品《隐匿的数字》,就此问题进行了讨论,它也给了科学家更多思考的想法和空间。

故事讲述的是原本一个未来可期的科学家,却突然沉迷于一项研究—3和4之间存在着一个整数。这在所有人听起来都是天方夜谭的事情,而科学家却始终坚持他的观点,结果被抓进了精神病院。
负责给这位科学家治疗的是一个中年医生,他起初对这位科学家的理论不屑一顾,认为是科学家精神有问题。
医生拿出了几颗糖豆摆在了科学家的面前,他对科学家说:
“若是你说3和4之间存在一个整数,那就用糖豆摆出来吧。”
科学家先是信誓旦旦地拿起了他面前的糖豆,煞有介事的来回摆弄起来。
可无论怎样摆弄,他都不能用这几颗糖豆证明3和4之间确实存在一个整数。
而此时的医生竟觉得科学家分外眼熟,但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正当医生神思之际,科学家像发疯了一样暴起,医护人员只得抓住他平复他的情绪。
科学家一直在求助,他说有一种力量在阻止他找到3和4之间的整数。可根本没有人相信他,又把他送回了病房。

但只有科学家自己知道自己并没有疯,3和4之间一定存在着这样一个整数,找到这个整数就可以到达四维空间。
结束了一天劳碌的疲惫,医生乘坐电梯回到家中准备小憩。当电梯升到三楼和四楼之间,明显有一瞬间的停留,医生觉得自己一定是疯了才会这么想,居然相信了一个精神病人的想法。
回到家中之后,医生躺在床上沉沉的睡去。突然,他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小时候,梦见了小时候发生在他眼前的一场车祸。
而这一切看似是巧合的巧合,让医生有一些内心发怵。他立即开车来到医院,准备见一下这个声称3和4之间有一个整数的科学家。可当他打开病房的门,屋子里却空无一人。这间狭窄的屋子内,只留下满墙的公式、医生曾交给科学家的糖豆和一支记号笔的笔帽。
医生捡起在地上的笔帽,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的车祸现场,想起现场也有一只失去笔帽的记号笔和与这里一模一样的糖豆。

医生一下子明白了些什么,他看见与他同来的护工正在吃桌子上的糖豆,他想去阻止。
可为时已晚,护工不以为然的吃掉了桌上的一颗糖豆。可当医生看向桌子上的糖豆时,护工吃之前是三颗,吃之后仍然是三颗。
医生不可置信地瘫坐在地上,这一刻,他想明白了所有的事情。这名被大家都认为是疯子的科学家一定找到了三与四之间的整数,而这整数的力量带他穿越到了之前的时空。
人类是生存在三维空间的生物,可三维之上是否还有四维?圆周率是否能够被算尽?它是否又能够带我们到达三维之上的四维空间,带领我们穿越时空?
虽然《隐匿的数字》只是一部科幻电影,是人类虚构出来的故事,但实践和认识又不是一定要同步,也许有一天只存在我们脑海中的认识,通过实践就变成现实了呢?
这不得不让人想起一直没有任何定论的马航370,它又是否像马健南在歌曲中唱得一样:
“希望生命穿越了时空…”
当圆周率算尽的那一天所有的学科都会被颠覆
若说上述的一切都是猜想,或者是距离我们都还很遥远的事情,那么接下来可以讲述一些离我们生活非常接近的实例。

我们可以通过能够算出多少位的圆周率来对一个计算机的运行进行评估,哪一个计算机能够又准确又快速的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它就能给我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再说一个接近生活、与我们都息息相关的密码。
你一般都会用什么作为密码?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自己的生日,爱人的生日或者家人的生日,或者是一些好记的数字组成密码。
这些密码都是有逻辑的,碰到真正的逻辑大师,是可以根据人类的生活推断出来的。而若是在圆周率中截取六位数字作为密码,不按常理出牌,又朗朗上口方便记忆,那么将能大大的保护我们的财产安全。

这么多位的圆周率,又够多少人从中截取密码呢?圆周率是否会有被算尽的那一天?圆周率若是被算尽又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这可谓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甚至这一成就将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
若圆周率被算尽,可能大多数人认为也只是几十万亿或几百万亿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发生了改变,不会有什么重大的影响。
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细微的差别也可能导致所有结果的失败。
首先,任何以圆周率为基础的学科都将会被彻底推翻。例如数学,圆周率若是被算尽,那么代表微积分就是错误的,现代人利用微积分知识制作出来的电路都将不复存在。
电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无论是做精密研究的科学家,还是每天刷视频娱乐的大众,几乎没有人的生活能够离开电路。
数学是任何学科的基石,数学一旦被推翻,其他的学科同样会受到波及,也都难逃被推翻的命运。
在物理学中,广义相对论、库仑定律等知识中都有了圆周率的应用,圆周率一旦被算尽,这些公式定律都将会被重新改写。
之前大家所发现的这些理论都不能够再支撑科学这一座大厦的立足,人类只能开辟新的理论来支撑这些科学观点。

综上所述,也就回答了为什么科学家如此执着的计算圆周率的数值。这些科学家是为了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绝不是因为没有在圆周率中找到他们手机号和QQ号,科学绝不是如此肤浅的行为。
无知是人类的天性,从出生开始,人类一直都在追寻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
我们现在学习的每一种知识,都是前辈的科学家们砥砺探索,执着前进,为我们发现的真理。
而如今,面临圆周率这个世纪难题,科学家仍在执着的探索着,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后辈人学习!
相关阅读 >>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