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防沉迷,监管执法不能“抓大放小”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418002554871653199.html,侵删。

本文转自:市场星报

新规实施超半年:部分游戏依然无需实名,打开即可玩。近日,中新财经记者在调查时发现,部分游戏依然无需实名认证,打开即可玩耍,更谈不上时间限制。例如,记者在iOS端体验,下载《火柴人部落》《究极机甲战神》等游戏,打开即可玩,无需实名认证。(4月17日中国新闻网)

作为“史上最严防沉迷政策”,全面实施已超过半年了,从媒体调查“回头看”来审视,一些头部企业、知名游戏对网游新规执行较为到位,即便是在线单机游戏,也需登录实名认证,甚至游客模式都完全关闭。但也应看到,在网游新规执行层面上,一些中小企业浑水摸鱼,网游违规发行、不实名认证、打开即玩等情况频发,且违规情况五花八门,公然挑战国家政策。比如,部分游戏无需实名认证,有一些网站甚至专门集纳了“网游不需实名认证合集”“不需实名认证游戏导航”等。又如,套用其他公司的游戏版号,非法运营“同名”游戏;有的企业虚构审批信息,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站游戏审批查询页中,无法查询到相关信息。此外,有的企业拿到授权,还私自“加戏”。

这显然是相关市场主体寻找的“应对之策”,在客观上消解甚至架空“防沉迷”制度,对遵守规则企业而言,也有失公平正义。

毋庸置疑,有了“史上最严规定”之后,更要匹配“史上最严监管”。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之所以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疾,很大程度上源于监管存在“管涌”,以及执法的长期疲软。

网游新规郑重提出,要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这就要求执法监管部门针对媒体实地调查发现违规游戏、平台系列问题,在监管执法上应一视同仁,不能“抓大放小”,厚此薄彼,特别要对中小网游企业进行一次拉网式专项排查,对违规企业的产品立即下架,并对其进行严格惩罚,从而让网游新规真正落地生根。

相关阅读 >>

《宝可梦:大集结》新宝可梦演示:“朽木妖”

为什么英伟达rtx4080不值得买?

delivery hero收购了西班牙外卖应用glovo的大笔股份

专精特新看中国|“两根线”压缩成本两万元 “智慧医疗”稳步向前

上半年全球5g无线接入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33亿美元 中国贡献44%

阴阳师:铃彦姬完美就业新道馆挂机阵容八成胜率轻松解放双手

喜加二!《艾尔登法环》语言竟是我国彝文!2042外挂开发商跑路!《gta6》2024年发布!绝地求生玩家翻倍!

中国驻巴西大使馆成功举办“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中国如何塑造数字经济的未来”专题线上对话会

美国研究人员称:羊驼血可以保护人类免受新冠侵害

骁龙888加持!三星galaxy s21 fe预售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