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种草”透支信任,亟须监管依法“除草”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419001153585395393.html,侵删。

本文转自:市场星报

跟着“种草笔记”买买买,到手后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按照博主推荐,满怀憧憬前往被“种草”的远方,结果却遭遇强烈的“卖家秀”和“买家秀”对比……虚假“种草”等行为不光误导人们的消费决策,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透支了“种草”经济的信任根基。近期,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种草”行为的监管,网络平台也频频出手治理自身内容问题,专家们则呼吁完善相关法律。(4月18日《经济日报》)

“种草”一词源于美妆圈,指的是网络上的意见领袖分享推荐某一商品,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近年来,随着网购的迅猛发展,不少购物平台、网站都推出了用户“种草笔记”分享功能。“种草笔记”越来越受网购者欢迎。调查显示,购物前,82.6%的受访者会搜索相关“种草”推荐。特别是,许多人成为职业“草民”,经过他们炮制出来的“用户体验”,虚拟出来的商品质量“好评”,炮制出“网红”商品。可见,“种草笔记”分享,实际上是一种虚假广告“代言”。

从表面上看,网络“种草”产业,造就了成千上万个收入可观的职业“草民”,也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殊不知,职业“草民”却“种”出了虚假的“网红”商品,广大消费者成了网络“种草”背后的真正受害者。

虚假“种草”透支信任,亟须监管依法“除草”。首先,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厘清纯粹分享和广告营销的边界,以更好地规范商家、平台和广告博主的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完善网购监管,对于虚假“好物分享”行为,首先对涉事网购平台的网页进行“屏蔽”,对虚拟出来的“好评”进行“清空”。特别是,对于违规发布虚假“种草”信息的网购平台及网站,列入失信“黑名单”,并在网上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于屡教不改者,轻则实施经济处罚,重则责令其退出网购市场,永远限制进入。此外,对于进行“好物分享”的职业“草民”,一旦发现其存在虚假广告“代言”行为,必须让其承担连带责任,受到相应处罚。

相关阅读 >>

工信部:今年计划新增5g基站60万个

索爱(soaiy)p90值得入手吗,快来看看

程序员天梯之战!这款线上rts游戏让你用代码击败敌人

ibm宣布lg电子加入ibm量子网络

空调1匹的瓦功率是多少?如何选择?

pixel 6系列发布:google tensor芯片加持,约3827元起

小米旧机型将停止miui系统开发版内测公测

网传恒大汽车集团总部将解散 知情人士:消息不

在中世纪开佣兵团,策略战棋《钢铁誓言》steam发售

优选好车客服热线电话大全已更新2023(实时/更新中)keep招股书更新,2022年营收为22.1亿元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