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借R3储存环测得钯质量 有助解开宇宙重元素来源之谜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421021145998615893.html,侵删。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颉满斌)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的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利用日本稀少放射性核素储存环(Rare-RI Ring, R3),成功测量了短寿命丰中子核素钯-123的质量,并研究了新的质量结果对快中子俘获过程(R-过程)元素丰度的影响。这是基于R3储存环得到的第一个重要的物理成果,相关论文于4月15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核天体物理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宇宙中重元素的来源。理论认为,宇宙中比铁更重的元素约有一半是在R-过程中产生的。然而,R-过程发生的场所在科学界尚无定论,双中子星合并过程被认为是其中一个可能的场所。

原子核质量是研究R-过程元素丰度的重要物理输入量。短寿命丰中子核素质量的实验数据不仅为R-过程计算提供可靠数据,而且可以帮助改进质量模型。然而,由于R-过程涉及大量远离稳定线的丰中子短寿命原子核,极难在实验室产生,因此核天体物理研究中的计算需要的大量核数据依赖于模型计算结果。

R-过程核数据输入量的敏感性研究指出,钯-123的质量对R-过程中质量数为122和123的核素的丰度有最大影响,亟须实验测量。近期,近代物理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大科学装置放射性束流工厂(RIBF)开展了钯-123的质量测量实验。

实验中,目标核由RIBF超导回旋加速器提供的高流强铀-238初级束轰击铍靶产生,经过BigRIPS放射性束流线分离鉴别,传输至R3进行测量。

基于新的质量数据,研究人员使用PRISM反应网络模型计算了双中子星合并的20个R-过程路径,得到质量数为122和123的元素丰度比。计算结果指出,和基于有限程液滴模型FRDM2012核质量数据得到的结果相比,使用本次实验质量结果得到的质量数为122和123的R-过程元素丰度比更好地符合太阳系R-过程元素丰度的观测值。

相关阅读 >>

谷歌亚马逊在欧洲难裁员,提供丰厚补偿鼓励自愿

老年网友需警惕“流量深坑”

曝iphone 14采用药丸形打孔屏:网友用壁纸模拟了一下

不只是电子游戏:电竞行业已演变为全球经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无经验做手游代理,游戏平台加盟优势如何?

建设模拟游戏《维京人之地》ea发售

美国在乌研究病毒实锤,暴行堪比731部队,世卫组织是帮凶?

oppo万物互融生态再进化:以技术赋能开发者,构建全新数智生活

中科院研发出多刺激响应超疏水微型机器人

tiobe 7 月榜单:易于学习使用的统计编程语言开始流行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