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借R3储存环测得钯质量 有助解开宇宙重元素来源之谜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421021145998615893.html,侵删。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颉满斌)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的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利用日本稀少放射性核素储存环(Rare-RI Ring, R3),成功测量了短寿命丰中子核素钯-123的质量,并研究了新的质量结果对快中子俘获过程(R-过程)元素丰度的影响。这是基于R3储存环得到的第一个重要的物理成果,相关论文于4月15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核天体物理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宇宙中重元素的来源。理论认为,宇宙中比铁更重的元素约有一半是在R-过程中产生的。然而,R-过程发生的场所在科学界尚无定论,双中子星合并过程被认为是其中一个可能的场所。

原子核质量是研究R-过程元素丰度的重要物理输入量。短寿命丰中子核素质量的实验数据不仅为R-过程计算提供可靠数据,而且可以帮助改进质量模型。然而,由于R-过程涉及大量远离稳定线的丰中子短寿命原子核,极难在实验室产生,因此核天体物理研究中的计算需要的大量核数据依赖于模型计算结果。

R-过程核数据输入量的敏感性研究指出,钯-123的质量对R-过程中质量数为122和123的核素的丰度有最大影响,亟须实验测量。近期,近代物理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大科学装置放射性束流工厂(RIBF)开展了钯-123的质量测量实验。

实验中,目标核由RIBF超导回旋加速器提供的高流强铀-238初级束轰击铍靶产生,经过BigRIPS放射性束流线分离鉴别,传输至R3进行测量。

基于新的质量数据,研究人员使用PRISM反应网络模型计算了双中子星合并的20个R-过程路径,得到质量数为122和123的元素丰度比。计算结果指出,和基于有限程液滴模型FRDM2012核质量数据得到的结果相比,使用本次实验质量结果得到的质量数为122和123的R-过程元素丰度比更好地符合太阳系R-过程元素丰度的观测值。

相关阅读 >>

oppofindx3和一加9rt怎么选?

联发科heliog36处理器印度首发

spacex对猛禽2型发动机进行首次静态点火测试 以爆炸告终

海贼王:罗宾的“巨大化”有很大的后遗症,必须有两种

苹果对 apple music 古典乐应用进行重大更新,推出 ipad 版

2023年5g智能手机的占比可望提升至六成

成龙快手独家直播官宣,将于7月29日晚8点开启

特斯拉将举办德州工厂庆祝活动 或将成为德州史上最大烧烤会

基带芯片第一股翱捷科技上市就破发,开盘1秒暴跌20%

外媒:俄罗斯否决nasa提议 暂不使用spacex龙飞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