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421001957261207616.html,侵删。
本文转自:平顶山晚报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为了防止员工上班摸鱼(网络用语,取自“浑水摸鱼”一语,指工作中偷懒、不干正事),一些公司鲜招频出。有推出“智能坐垫”的,有在厕所装信号干扰器的,有通过Wi-Fi流量监控手机数据传输的,近日,武汉一家公司要求员工提交下班前的手机电量消耗截图,很快上了微博热搜。
大多数网友对此嗤之以鼻,称其“离大谱”“侵犯隐私”“比装监控还可怕”。
且不说隐私,就是实际效果也堪忧。即使员工怕领导“穿小鞋”选择隐忍,可隐忍的背后会不会弄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可不好说。比如,准备两部手机,一部刷视频玩游戏,一部应付领导。
爆料人说公司近期效益不好,领导无奈才祭出此招。领导的焦虑可以理解,但公司对员工这么不信任,很可能毁掉员工对公司的信任和忠诚。
在一个没有底薪、员工收入全靠提成的公司,信任和凝聚力本来就很稀薄,再弄这么一出会不会更打击员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内部关系更不和谐?而企业对员工的管理“细化”到如此地步,是不是也反映了企业的工作氛围和管理机制存在问题?比如岗位设置、人员分工、激励机制不当。是不是存在不恰当的加班文化,让员工只能以摸鱼来打发“领导不走自己没法走的尴尬”?
敬业爱岗是职业准则,摸鱼自然要不得。然而,当摸鱼成为一些员工的常态,企业也得审视自身,并逐渐在人性化和绩效管理上搞好平衡。以生硬粗暴的方式对待员工,员工反感,也贻笑于网络。
相关阅读 >>
苹果 iphone 15 系列面板订单透露:pro 机型将是主打产品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